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胰岛移植不但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而且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望成为治愈I型糖尿病的方法。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胰岛移植的研究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以"islet transplantation or islet of langerhans transplantation(胰岛移植);diabetes or 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islet(胰岛);immune tolerance or immunotolerance(免疫耐受);immunosuppression or immunosuppressive(免疫抑制)"为关键词,检索SCI数据库2002-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与胰岛移植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①研究原著。②会议摘要。③会议文章。④综述。⑤编辑素材。⑥校对。⑦快报。⑧章节。⑨新闻。排除标准:①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②大于10年较陈旧的文献。③未发表的文章。④重复研究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出版时间、国家地区分布、机构分布、文献的类型、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学科类别、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数据库2002/2011共检索到5169篇胰岛移植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3524篇位居首位,其中有8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在2002/2011文献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Transplantation《移植》杂志发表文献量最多,476篇,占全部文献的9.21%。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数据库关于胰岛移植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现状、趋势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均为临床常见肿瘤,然而腹膜后巨大脂肪瘤部分肉瘤变病例报道却较少,本治疗中心治疗1例腹膜后巨大脂肪瘤部分肉瘤变病例,反复发作并手术治疗,保留资料保存完整。现对此病例进行简要汇报并讨论。  相似文献   
3.
人类肿瘤生成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生长的失调控,而Plk1是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胞质分裂及DNA损伤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对Plk1在中心体周期中作用的认识,推测在多种癌症中可检测到Plk1表达的失控,且与人类肿瘤生成有关。研究发现,Plk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患者的细胞增殖及预后相关。应用不同方法下调Plk1的表达水平在体外细胞培养及活体动物实验中均被证实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却无明显杀伤。因此,靶向作用于Plk1的治疗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的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素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有效,然而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有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使用细胞替代治疗的方法来恢复血糖的生理稳态,包括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与胰腺移植相比,胰岛移植有很多优点,但移植后效果一直不理想,直至2000年EDMONTON方案的提出才为胰岛移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然而,一些研究者将移植胰岛的进行性丧失和该方案的不可复制性视为EDMONTON方案的致命缺陷,因此其需要进行进一步改善.本文将简述EDMONTON方案和对其的改进,重点讲述胰岛移植的临床和科研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道功能、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FC患者,随机分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肝功能白蛋白变化、转氨酶变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结SFC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经验。结果 EEN组术后排气2.53±0.49d,术后排便时间3.13±0.30d,术后住院时间12.53±0.32d,均较DEN组减少(P<0.05);EEN组术后7d白蛋白与DEN组相似(P>0.05),但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DEN组(P<0.05);EEN组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DEN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71.4%VS 75.0%)及吻合口瘘发生率相似。结论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保护肝功能,不增加腹泻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消化道肿瘤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胸苷合成酶(thymidilate synthase,TS)达到抗肿瘤效应。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是5-FU分解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TS和DPD分别作为5-FU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在5-FU的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活性是影响5-FU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TS酶和DPD酶的功能、特点及其与5-氟尿嘧啶疗效的关系,以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实现消化道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病房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11例,术后一月内出现肠梗阻者34例(16.11%)。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例,麻痹性肠梗阻6例,炎性肠梗阻3例,结直肠肝转移癌切除术后肠梗阻8例,药物相关性肠梗阻6例,神经相关性肠梗阻7例,肛门闭合过紧2例,重复癌所致肠梗阻1例。本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发生率16.11%,其中较为常见的原因依次为结直肠肝转移癌切除术后肠梗阻、神经相关性肠梗阻、药物相关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本组34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是腹腔镜大肠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术后患者有针对性的预防及积极的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肠梗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类肿瘤生成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生长的失调控,而Plk1是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胞质分裂及DNA损伤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对Plk1在中心体周期中作用的认识,推测在多种癌症中可检测到Plk1表达的失控,且与人类肿瘤生成有关。研究发现,Plk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患者的细胞增殖及预后相关。应用不同方法下调Plk1的表达水平在体外细胞培养及活体动物实验中均被证实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却无明显杀伤。因此,靶向作用于Plk1的治疗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的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FC)的近期疗效、手术并发症及相关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F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FC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及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5例SFC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247.33±55.10)min,术中出血量为(107.33±45.59)ml,手术切口长度为(8.40±2.41)cm,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为(2.27±1.2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0±1.89)d,术后排便时间为(2.87±2.50)d,术后进食时间为(3.07±1.16)d,术后住院时间为(12.64±2.37)d。术后3~4 d出现腹泻患者10例,药物控制良好;术后8 d出现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9 d出现吻合口漏并发深部感染患者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1个月胃肠生活质量总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121.80±4.72)分比(90.80±7.24)分,P=0.000〕,便秘症状改善度为(0.81±0.56)%。结论从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看,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SFC近期疗效良好、安全性确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发病原因与遗传、结肠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症性病变、少纤维、高脂肪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结肠癌起病隐匿,在疾病的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