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2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sis meningtis,TBM,以下简称结脑)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及其它器官的结核灶.在我国并不少见,且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总结结脑的临床特征,指导及时诊断治疗,笔者就本院2004~2009年结脑患者213例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的"治病必求其本"的理论指导下,探索肺结核的诊治手段,分析肺结核从肾论治的必要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可见于诸多疾病,<濒湖脉学>对数脉主病做了精辟的论述,笔者通过仔细辨析,发现数脉可见于热证、寒证和危证.临证时用心辨识,才能准确的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进行治疗的复治肺结核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抗痨丸结合西医化疗法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下降,CD3+、CD4+、CD4+/CD8+水平上升,且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8例,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呼气流速峰值(PEFR)参数、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FEV1/FVC参数(83.47±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7.65±8.63)%,PEFR参数(5.62±1.12)...  相似文献   
5.
椐国内外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3(IL-23)、腺苷脱氨酶(ADA)、白三烯B4(LTB4)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206例,根据疾病类型将206例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组79例、化脓性脑膜炎组61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66例。比较3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分期标准,比较不同病情分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MRC分期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及病毒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亦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MRC分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Ⅲ期患者IL-23、ADA、LTB4均高于Ⅰ期患者,且Ⅲ期患者中仅有LTB4高于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与MRC分期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1、0.320、0.299,P均0.001)。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对临床初步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耐药结核病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椐国内外对耐药结核病的研究现状,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对耐药结核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学对结核病的认识,中医对体质的认识,体质因素对结核病的相关性,结核病治疗中体质学说的应用,存在问题等讨论中医体质学说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认为调理体质对结核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泻肺利水方对结核性胸膜炎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将受试者以1∶1模式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将常规抗结核治疗在对照组中进行实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泻肺利水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炎症因子水平与胸膜厚度变化、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胸膜厚度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胸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泻肺利水方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胸腔积液吸收,改善胸膜厚度,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味对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肠道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50%(37/40)、15.00%(6/40),对照组分别为72.50%(29/40)、40.00%(16/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D_3~+、CD_4~+、CD_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_3~+、CD_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_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D-乳酸和血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缓解对机体肠道的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