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将我院1989年至1992年间收治的l97例除白血病外的骨髓贫血病例作简单分析。病例中男性93例,女性104例,男女比例0.89:1。年龄最小者4个月,最大者83岁。小于20岁56例占28.43%,20~59岁122例占61.93%,大于60岁19例占9.64%所有病例均作了1~3次不等骨髓象检查,每次骨髓均作了内、外铁染色,少数病例作了扩原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等,个别病例作了血液溶贫分析等。具体结果,各种贫血所占比例见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方剂愈血煎结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减轻毒副作用探讨。方法;选用中药愈血煎方剂随证加减配合DA、HA方案化疗对初治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21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66.72%,总有效率84.75%,且造血系统及非造血系统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未出现心、肝、肾重要脏器损害,合并严重感染者少。结论:电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提高了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减轻了对重要脏器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缓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液,行EOS计数并测定ECP水平。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诱导痰液中EOS、ECP分别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且诱导痰液中EOS、ECP及血清IL-13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而IL-13又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动剂并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诱导痰液EOS、ECP和血清IL-13检测是哮喘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急性期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痰液,行EOS计数并测定ECP水平.同时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诱导痰液中EOS、ECP分别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且诱导痰液中EOS、ECP及血清IL-13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而IL-13又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动剂并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诱导痰液EOS、ECP和血清IL-13检测是哮喘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最常见,也是危害极大的疾病;且病因复杂,普通治疗效果不佳。近几年来T淋巴细胞亚群与RRTI关系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我们对74例RRTI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观察,并观察了用小牛胸腺肽加中药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与疗效之间的关系。l材料与方法1.l研究对象:根据1988年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从院内外选择1至9岁RRTI急发期或间歇期的74例患儿。男4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岁。并除外食道反流、营养不良,先心及其它慢性感染性疾病。被检查者至少一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非疫源地利什曼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什曼病非疫源地误诊原因.方法 对临床和周围血、骨髓与淋巴结细胞学、血清免疫学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利什曼病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皮肤损害等临床特征,骨髓或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中均检出无鞭毛体原虫,血清免疫学检查均为强阳性.结论 非疫源性地区利什曼病易被忽视,特别是合并感染艾滋病毒或...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医学临床检验项目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其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检验项目,对于骨髓细胞形态检验方法来说就更是如此,很多的初学者都将其视为难点,截止到目前,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研制出一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来代替人工检验。因此,要将对血细胞形态的检验工作做好,不仅仅要对各种正常、异常的细胞形态非常熟悉,对各相关学科的诊疗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要有很好的涂片和染色技术。这就要求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有一个很规范的质量管理。本文就从人员设备要求、实验与临床沟通要求、操作规范要求、涂片要求、充实相关知识、骨髓报告和补充报告、建立保存制度、参加相关学术研究等8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R)数量与形态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程度和rDNA的转录水平,也可作为良,恶性细胞鉴别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AgNOR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学诊断研究中。本文应用AgN(JR技术对胸腹水细胞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该技术对胸腹水细胞诊断学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l.且标本来源:选自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7年6月的胸腹水细胞学标本共110例(恶性肿瘤和良性疾患各55例)。其中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腺癌46例,未分化小细胞癌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例,间皮瘤2例。良性疾患中主要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黑热病合并HIV感染误诊的原因及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黑热病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3例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损害等症状,骨髓或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中均检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血清免疫学检查为强阳性。结论黑热病合并HIV感染的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实验室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提高非疫源性地区医务人员的诊断意识和能力、及时完善实验室的各项检查,可避免或减少其误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