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在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方法测3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PON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并与3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30例IDA患者PON1值为78.9±6.4U/L,明显低于对照组PON1(147.1±8.2U/L);而OX-LDL水平为640.1±168.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90.9±199.6μg/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DA组PON1活性与OX-LDL含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598,P〈0.01)。结论PON1活性下降,OX-LDL升高.提示IDA患者体内抗氧化防御体系缺陷,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2.
湖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铅污染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引起全社会高度的关注.为探讨铅污染对本市儿童的影响,作者对863例0~6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分析了相关因素.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人类和多种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可引起弓形虫病。人类感染弓形虫后大多数症状轻微,出现上呼吸道炎症,淋巴结肿大,皮疹及关节疼痛等而成为带虫者。孕妇感染弓形虫后病原体可经血流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新生儿畸形等不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对先兆子痫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2饼先兆子痫患者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分成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测定血清尿酸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清尿酸值,分析并发症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平均尿酸值升高(P〈0.01),并发不同疾病的患者血清酸尿酸水平不同(P〈0.05),其中死胎患者和继发心、肾疾病的患者平均尿酸水平较高。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清尿酸值过高时,需严密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以及孕产妇的心、肾并发症,可适时选择中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湖州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S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选取本站2018年10月~2020年6月采集的60 107人份献血标本,其中52例NAT单阳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将52例NAT阳性患者中确诊OBI的27例纳入实验组,选取8例HBsAg、核心抗体(抗-HBc)、HBV-DNA阳性的H...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索湖州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流行状况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期间收集的31348份献血者标本,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对HBV感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27例乙型肝炎表...  相似文献   
9.
湖州市孕妇产前HIV、梅毒、乙肝和丙肝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病对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孕产妇,如果患有以上传染病,患病者不单是自己,还有可能传播给下一代。为阻断和降低上述传染病的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同时为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我们对2007—2008年住院待产孕妇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筛查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期和稳定期的水平和意义。方法测定55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中IL-6、hsCRP、WBC和血脂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将患者分为高中低三组,分别统计各组中IL-6、hsCRP和WBC的含量。对54例病情好转患者在稳定期第30d检测IL-6、hsCRP和WBC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发作期IL-6、hsCRP和WB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水平的胆固醇组中上述炎性因子无统计学差异。在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除了IL-6高于对照组外(P〈0.05),hsCRP和WB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期,炎症反应是高血脂外的一个独立发病因素,炎性因子IL-6、hsCRP和WBC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心肌梗死的稳定期以血管壁的局部炎症为主,此时IL-6是适宜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