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6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上网成瘾的青少年逐渐增多.在心理门诊中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问题的来访者也日渐增多,因而引起了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瘾又称依赖(addiction),包括物质依赖和行为依赖.  相似文献   
2.
黄超  罗昭平  方政华 《医学信息》2010,23(3):636-637
目的评估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药物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对来我院住院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82例采用药物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采用HAMD、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第6周末的HAMD、ITAQ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产后抑郁症病人。药物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择住院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后2d内及出院后1、3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DS评分。治疗组GDS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时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网瘾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网瘾青少年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结果:SAS显示:50例调查对象中,轻度焦虑22例,中度焦虑18例,重度焦虑4例。SDS显示:轻度抑郁14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2例。EPQ显示:典型内向者13人,内向倾向者22人;典型情绪不稳者6人,情绪不稳倾向者23人。结论:在网瘾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适当、有效的引导和矫正,可能会使网瘾成为引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一个重大因素。目前,除了对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加以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另外,本调查提示:某些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可能是网瘾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依赖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快速静脉麻醉药物,属于第二类精神管理药品.氯胺酮临床主要用于静脉麻醉及辅助麻醉.氯胺酮作为俱乐部滥用药物在国内已有报告,在我国氯胺酮依赖病案尚未有报告.现将氯胺酮依赖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奥氮平与帕利哌酮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对比,随后采用掷硬币法将观察组分为接受帕利哌酮治疗的帕利哌酮组及接受奥氮平治疗的奥氮平组两个亚组各50例,对两亚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两亚组治疗前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治疗8周各指标数值相比较,奥氮平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帕利哌酮组,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帕利哌酮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奥氮平组略高于帕利哌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常规用药的帕利哌酮,奥氮平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略逊于后者但差异并不明显,在患者存在帕利哌酮用药禁忌时可选取奥氮平予以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疗效及对脑白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脑白质结构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7.54±1.29)、(6.49±1.8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7±3.16)、(13.51±3.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部脑白质损害、脑室旁脑白质损害为(1.16±0.15)、(1.21±0.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0.17)、(1.62±0.2...  相似文献   
8.
漆靖  方政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90-2191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及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抗精神病药物、认知心理治疗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基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康复期经过综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在PANSS、SDSS、GASI、TAQ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自知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改善,但在职业能力的恢复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是有效的,但如何建立更加简洁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调查工具,对145例长沙市砂子塘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40例正常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问题报告率为45.67%,正常老年人睡眠质量问题报告率为2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影响与正常老年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问题较多,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分段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实施药物治疗,研究组结合分段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随访24个月。采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简明精神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SS)、功能活动调查表(FAQ)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24个月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在MRSS、BPRS及其自知力因子分、SDSS、FAQ等各评价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分段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疗效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