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精神科病房,面对随时会出现的自杀、自伤、伤人、外走等意外情况,给患者和家属甚至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于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抑郁患者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安全问题。方法:收集整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病人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行为、焦虑激越、跌倒及潜在可能、便秘、咀嚼、吞咽困难、疑病、患躯体病等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期抑郁症的安全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宋兴伟  方崇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73-3173
在精神病的治疗中,服药依从性至为关键,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报道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现象,并初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世平  方崇芳 《护理研究》2003,17(15):903-904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极易复发的精神疾病 ,复发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我院 2 2 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以期能降低病人的复发率。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查我院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2 2 5例 ,均符合CCMD -3诊断标准 ,其中男 172例 ,女 5 3例 ;年龄 18岁~ 6 0岁 ,平均 36 .5 7岁。学历 :大专以上 7例 ,高中 41例 ,初中及以下 177例 ;职业 :农民 15 4例 ,工人 5 7例 ,干部 6例 ,学生 2例 ,其他 6例。未婚 12 1例 ,已婚 5 7例 ,离婚 45例 ,再婚 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和应急处理策略。方法对精神科12例患者发生的13例次噎食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其次是暴饮暴食等精神症状;引起噎食的常见食物是馒头,噎食发生时段主要是午餐时。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致窒息者较多,必须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落实针对性干预措施,做好应急处理,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方崇芳  杨世平 《中外医疗》2011,30(19):162-16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有拒食行为的96例女性患者从精神症状,缺乏自知力强迫住院有抵触情绪等临床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拒食行为者,精神症状中被害妄想,幻嗅、幻味及缺乏自知力强迫住院有抵触情绪是拒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幻听、罪恶妄想、疑病妄想、极度兴奋等。结论针对拒食行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正常进食,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为精神药物治疗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障碍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210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改良电抽搐治疗1746例次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记忆障碍,烦躁不安,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舌后坠,头痛头晕及进食呛咳等。结论选择合适静脉穿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等对症处理是确保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电针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精神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神经衰弱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电针刺激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神经衰弱临床疗效并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入组前SCL-90总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总均分、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7.14%,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7.14%,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电针刺激穴位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对神经衰弱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者自卑感、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信封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癫痫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剧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羞耻感评分、自我概念量表(TSC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观察组行为羞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102,P0.01);观察组TSCS量表中自我行动(t=4.348,P0.001)、自我认同(t=5.859,P0.001)、自我满意(t=5.264,P0.001)、社会自我(t=6.431,P0.001)、家庭自我(t=8.725,P0.001)、生理自我(t=5.096,P0.001)、心理自我(t=7.408,P0.001)、伦理自我(t=4.284,P0.001)、自我总分(t=4.567,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批评评分(t=-10.925,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t=-5.989,P0.001)、SDS评分(t=-8.519,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合理化(t=3.098,P=0.003)、求助(t=7.622,P0.001)、解决问题(t=2.462,P=0.01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退避(t=-12.810,P0.001)、自责(t=-8.488,P0.001)以及幻想(t=-4.837,P0.001)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癫痫患者给予心理剧治疗,可有效减少其羞耻与自卑感,提升自我概念水平,改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促使其采取成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