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困难气管内插管的预测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对困难气管内插管的预测及处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各类需行气管内插管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50例,术前测量IG、Slux,TM,HENE,HFNF、气道分类及声门分级等各项指标,并分析它们在气管插管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气道分类Ⅳ类者7例,声门分级Ⅲ级者17例,Ⅳ级者1例。17例声门Ⅲ级者以EtCO2引导下口腔盲插法插管成功,1例声门Ⅳ级者以气囊充气鼻腔盲控气管内插管法插管成功。结论 术前评价气管插管难易程度应综合考察各项测量指标,这些指标中又以声门分级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防治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的效果。方法90例ASk Ⅰ~Ⅱ级采用丙泊酚注射液诱导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六组,各15例。A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1(含量50mg),6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B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3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C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10min后开始丙泊酚注射液诱导麻醉;D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用压脉带扎于肘部印秒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E组静推氟比洛芬酯60s后开始静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F组静推氟比洛芬酯5ml后即刻开始丙泊酚注射液麻醉诱导。结果疼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F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或F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预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有效,用药后即刻予丙泊酚注射液时对注射痛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CSEA)具有腰麻(SA)起效迅速、肌松完全 ,以及硬膜外麻醉(EA)连续用药、时间可控性强、便于术后止痛等优点。现将我们近一年来所作CSEA300例的资料进行总结 ,回顾分析其并发症及潜在危险 ,从而探讨CSEA的安全性。1.一般资料ASAⅠ~Ⅲ级择期手术病人300例 ,其中妇科手术165例 ,前列腺增生手术80例 ,骨科手术55例 ;女性210例 ,男性90例 ;年龄25~67(48.6±5.2)岁 ;体重48~82(53.3±6.1)kg。2.方法采用一次性联合穿刺包 (萧山市健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  相似文献   
4.
内脏痛(visceral pain)在临床中常见但研究又较少的疼痛现象。作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手术前静脉应用镇痛药物布托啡诺,手术结束前腹腔内灌注局麻药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进行术后内脏痛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旨在寻找一种较理想的腹腔镜胆囊术后的镇痛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防治丙泊酚注射痛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泊酚注射液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在临床使用相当广泛。其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引起注射性疼痛。为了减轻注射痛,人们尝试了各种办法,已有文献报道,静注利多卡因能减少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幼鼠暴露于七氟烷、异氟烷不同时间对脑细胞凋亡及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出生后7 d Wistar幼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模拟麻醉(A组),3.6%七氟烷麻醉2 h(B组),3.6%七氟烷麻醉6h(C组),2.3%异氟烷麻醉2h(D组),2.3%异氟烷麻醉6h(E组),每组幼鼠麻醉中均无缺氧及CO2蓄积发生.麻醉结束6h后采用4%多聚甲醛灌注取脑,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余幼鼠分别在成长至5、14周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检测脑caspase-3蛋白表达(n=6).结果:与A组相比,B、C、D及E组海马齿状回及CA3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且C组多于B组,E组多于D组(P<0.05).各组大鼠5、14周定位航行实验每日到达平台所需游泳距离无统计学差异,游泳速度、第一次穿越原平台位置时间、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C、D及E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发育期幼鼠暴露于3.6%七氟烷和2.3%异氟烷均能诱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等效浓度异氟烷影响超过七氟烷;两药均一过性影响大鼠对不良刺激的记忆能力,但未造成大鼠远期空间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仍存在术后切口疼痛和不良反应。氟比洛酚酯作为一种新型非甾体类静脉注射靶向镇痛药,具有作用持久、疗效明确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其超前镇痛对LC术后疼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为肾上腺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研究数据。 方法 173例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55例、B组66例和C组(对照组)52例。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给予A组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20 μg;给予B组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40 μg;给予C组利多卡因。监测3组在浸润麻醉前以及浸润麻醉后1、1.5、2、3、4、6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 结果 浸润麻醉后1.5、2 min时A组、B组的HR上升,MAP下降(均P<0.05);浸润麻醉后3 min时B组的HR上升(均P<0.05);与A组相比,浸润麻醉后1.5、2 min时B组的HR上升、MAP下降程度更大(均P<0.05)。浸润麻醉后1.5、2、3、4、6 min时A组、B组的CI、ACI均上升(均P<0.05);与A组相比,浸润麻醉后1.5、2、3、4、6 min时B组的CI、ACI上升程度更大(均P<0.05)。 结论 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鼻内窥镜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程度与肾上腺素的剂量有关,推荐临床使用20 μg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分析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将83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采用PI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2组常规生理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中心静脉压(CVP)],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常规生理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受到组别与时间的影响(P<0.05),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T0和T4时,HR、SBP、DBP及CVP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HR、SBP、DBP及CV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0时,CI、GEDVI、ITBVI及EVLWI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观察组CI、GEDVI、ITBVI水平高于对照组,EVLWI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随访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维持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优于全身麻醉,更加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根治手术现在仍是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手术因创面大,渗血较多,影响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控制性降压是减少术中出血的一种麻醉学技术。瑞芬太尼是新型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药效强,起效迅速,半衰期短,剂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