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整体评测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与放疗治疗相结合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人数分别为48例和45例,一组单纯支架治疗,一组支架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①放疗射线的分布不受CES型不锈钢金属支架的影响。②联合治疗的生存率大大高于单纯支架组(考察的时间段为6、9、12个月)。结论对于中晚期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支架治疗与放疗治疗结合的办法,提高其生存概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的脂肪肝(AFLD),排除乙型、丙型肝炎的病例235例。将其饮食习惯、体重、体态、腰围、腰臀比、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高脂饮食习惯、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脂、空腹血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男性发病性率高,发病早,且多为中心性肥胖,不同严重程度的病人,其ALT、GGT亦有差异。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高脂饮食,体重、体态、高血脂、高血糖有关,与胆囊结石的发病有关。-肝损害的程度与疾病程度及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3.
文进军 《中外医疗》2012,31(15):39-40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胰腺炎和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本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与2010年6月前的52例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经准确诊断,采用科学方法治疗后有效42例,总有效率80.77%;其中合并有胆结石的4例患者在病情好转后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63.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是内科急症,内科诊断治疗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可行性,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常规术前准备肠道,循腔进镜至发现息肉后经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套住息肉或息肉蒂部,逐渐收紧圈套,然后上提,使圈套器尽量离开肠粘膜,将凝切指数调至2~4,将息肉切除,巨大息肉或分叶息肉采用分段切除法,较小息肉用金属电凝探头紧贴息肉后电凝灼除。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13例较大息肉或分叶状息肉在分步切除过程中创面有出血,立即予电凝后血止。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大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 ,降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方法 将SAH患者 6 2例随机分为脑脊液置换组 (3 0例 )和常规组 (3 2例 ) ,常规组予脱水、止血及口服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 ,脑脊液置换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结果 两组患者在缓解剧烈头痛 ,缩短患者头痛及颈项强直持续时间 ,降低CVS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脑脊液置换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曲肽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止血时间、奥曲肽治疗天数、输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6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40例,轻度低钠组38例,中度低钠组23例以及重度低钠组15例,分析肝硬化患者不同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除消化道出血外,血清钠水平越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均高,患者Child-Pugh评分越高,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评分(r=-0.886,P=0)呈负相关。结论低钠血症与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钠水平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麻醉组(50例)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50例)按照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二组患者检查前20min均肌注阿托品1mg。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检查成功率、检查不良反应、操作时间。结果 检查过程中,麻醉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在相应各时段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麻醉组操作时间和检查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检查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其操作时间及检查不良反应优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其中急性食管静脉出血32例;无临床症状者24例,均为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为一二级预防者。56例均行EVL,术后4~6周评价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急性出血32例中止血成功31例(96.87%),72 h内止血失败1例(3.12%),术后72 h~6周4例(12.5%)出血复发;24例无临床症状者未发生静脉破裂出血。术后4~6周50例获得随访,复查胃镜,静脉曲张根除35例(70%),基本消失15例(30%)。56例中,2例术后3 d出血复发,其中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例,重度静脉曲张一级预防者1例,经及时扩容、制酸、降门脉压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后再次行EVL止血。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12例,吞咽困难5例,恶心不适4例,发热5例,未做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无术后食管穿孔、狭窄者。结论 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较好。术中规范操作、加强围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