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2024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患者,男,37岁,因多发性骨髓瘤,于2003年3月及4月,携其父母妻女儿及2位同胞兄弟,来本中心要求做骨髓移植HLA配型。  相似文献   
2.
HLA系统是迄今所知最为复杂的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位组成。其遗传特点是不同位点上的等位基因以单倍型的形式遗传,并呈现明显的连锁不平衡性。我们对来本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的1例白血病患者的特殊DR、DQ连锁关系,进行家系分型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量化监控和趋势分析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促进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同质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3.0软件对其中血液检测(31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家血站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不合格项目占比为ALT 55.84%、HBsAg 13.63%、抗-HCV 5.08%、抗-HIV 5.62%、抗-TP 18.18%、其他因素(主要标本不合格)1.65%。检测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1.23±0.57)%与1.11%,ALT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0.74±0.53)%与0.60%,检测不合格率与ALT不合格率呈正相关(r=0.974,P<0.05)。HBsAg不合格率为(0.15±0.09)%,抗-HCV不合格率为(0.05±0.04)%,抗-HIV不合格率为(0.06±0.03)%,抗-TP不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有效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客观地评价血液采集、制备和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血站采供血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献血服务(10个)、成分制备(7个)和血液供应(4个)3个方面21个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了不同规模血站质量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17家血站献血服务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定期献血者比例44.66%(2 233/5 000)、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2%(11/50)、非标量全血采集率0.46%(23/5 000)、HBsAg初筛漏检率0.052%(13/25 000)、血液采集一针率99.42%(4 971/5 000)、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86.49%(173/200)、400 mL全血采集率66.50%(133/200)、献血者满意度99.25%(39...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山东淄博地区汉族人群HL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HLA-A、B、DR位点进行低分辨基因分型;用直接计数法进行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计算。结果 得到一组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资料。结论 山东淄博地区汉族人群HLA基因具有多态性,PCR-SSP方法进行HLA分型的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HLA—B、HLA—DR位点的等位基因(以下分别简称为A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及DR等位基因)频率,获得更完整、准确的HLA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2000名北方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A、B、DR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7个A等位基因,32个B等位基因,13个DRB1等位基因。最常见的基因型分别为A^ 02、B^ 13、DRB1^ 15,其相应基因频率范围分别为0.2400~0.2767、0.1330~0.1432和0.1557~0.1707。结论本结果可作为我国HLA多态性研究的群体资料和正常参考值,对群体遗传、疾病关联研究以及寻找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供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做出正确鉴定、进行抗体筛选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山东省血液中心受山东省输血协会委托,自2001年开始对全省血站系统进行血型鉴定室间质评工作。现就2001年和2002年度的质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东骨髓库汉族人群HLA-A,B,DRB1位点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HLA抗原及基因型别是人类重要的遗传标志,存在种族、地域差异。由于HLA血清学分型受血清来源、特异性和所需标本等条件的限制,错误率高达25%。笔者应用较为准确的PCR—SSP方法对山东骨髓库(以下简称山东库)2483名汉族志愿捐献者做了HLA-A、B、DRBl等位基因分型,以期为患者查询HLA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供者提供帮助。并借以了解山东库HLA~A,B,DRB1基因频率的分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有效的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对采供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血液质量控制过程的差距,促进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质量控制(20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家血站关键设备监测合格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关键物料监测合格率、血液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平均值分别为99.47%、99.51%、99.95%和98.99%,不同规模血站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质量检查项目总数与血液制备总量皮尔逊相关系数r=0.645(P<0.05)。检验报废率、非检验报废率平均值为1.14%、3.36%,在不同规模血站间的报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糜血报废率平均为3.07%,乳糜血报废率与非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通过文献、标准等检索,结合采供血实际工作,以采供血业务过程关键控制点为导向,拟定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经2轮德尔菲法专家征询和论证,运用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又经6个月的试行,完成对指标内容的修订和完善。结果 构建了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分别为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二级指标72项,包含指标含义、计算公式等。2轮专家征询意见和2轮论证会议,修订指标17项,并通过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经试行的局部微调,形成了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结论 首次构建覆盖采供血业务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可有效评价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为打造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一盘棋”发展模式、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