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近红外线吲哚氰绿(ICG)荧光显像法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口腔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符合条件且知情同意的cT1-3 N0 M0口腔(或口咽)癌患者30例入组.切开皮肤前用1 ml注射器抽取ICG(25 mg/5 ml)1 ml行瘤周四象限和基底注射;随后行常规颈清扫切口翻瓣游离胸锁乳突肌并将其向后牵拉,显露术野,用近红外线荧光成像系统扫描术区直至捕获荧光热点,切除热点淋巴结;离体淋巴结经再次扫描确认为荧光热点者定义为前哨淋巴结.完成颈清扫后将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30例均成功地获取前哨淋巴结,每例前哨淋巴结数目1~9枚,平均3.4枚.常规病理证实30例中5例(16.67%)有隐匿性转移,转移淋巴结全部为前哨淋巴结.全组未发生ICG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近红外线ICG荧光显像法对cN0口腔癌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高,前哨淋巴结能准确评价颈淋巴结转移状况.该方法简单可行,有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颈部淋巴结转移舌体鳞状细胞癌138例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颈部pN+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4.4%、39.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N+舌体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因素包括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当颈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无瘤生存率高于无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N+舌体鳞状细胞癌应常规评价转移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淋巴转移阳性(pathologically node positive,pN+)舌体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和淋巴转移规律,探讨pN+舌体鳞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38例pN+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pN+舌体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和复发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和pN+舌体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法对颈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年以上或至患者死亡.Kaplan-Meier法计算3年生存率为46.4%,5年生存率为36.2%.138例共203个分区发生转移,其中同侧Ⅰ、Ⅱ、Ⅲ区累及频率达94.6%,47例共66个分区出现颈部淋巴结复发,其中同侧Ⅰ、Ⅱ、Ⅲ区复发频率达77.3%.颈部复发率与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有关(P值均<0.05);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颈部复发率低于未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不同颈清扫方式间的颈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NM分期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pN+舌体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pN+舌体鳞癌颈部复发的因素;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降低颈部复发率;改良性颈清扫的颈部复发率与经典性颈清扫没有差异,对非淋巴结构无肿瘤侵犯的pN+舌体鳞癌尽量行改良性颈清扫;pN+舌体鳞癌转移和复发淋巴结主要分布在同侧Ⅰ、Ⅱ、Ⅲ区,择区性颈清扫可应用于pN+舌体鳞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放/化疗和放/化疗联合挽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下咽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探索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88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联合放/化疗组(S±R/C,n=22)和放/化疗联合挽救手术组(R/C±S,n=66)。分析对比两组的总生存率(OS)、无复发生存率(RFS)和喉保留率。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S±R/C组5年OS、RFS优于R/C±S组(49.2%/45.5%vs20.6%/17.7%,P〈0.05)。喉保留率R/C±S组较S±R/C组高(95.5%vs22.7%,P〈0.05)。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OS、RFS、喉保留率的惟一独立因素。[结论]局部晚期下咽癌采取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生存率高于放/化疗联合挽救手术,而其喉保留率低于后者。局部晚期下咽癌的治疗首选手术为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