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例择期行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间断静注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每组各10例,比较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期间清醒程度(BIS值)和术野质量(VAS评分),并且观察2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R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F组(P<0.05),R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和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插喉罩,上头架,切皮,唤醒时,脑电刺激时R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唤醒5、10 min,R组清醒程度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并发症方面,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儿食道异物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食道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由于患儿不配合医生操作,接受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常需镇静.镇痛。我们通常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来完成手术,但这种方法有经常导致患儿吸抑制,术中肌肉松弛不够,术后苏醒慢等缺点。七氟烷是新型吸人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重度烧伤患者静脉血辅助T细胞(T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重度烧伤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L。进行全血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每一份血样均用于下列各组研究:空白对照组(C组)、氯胺酮50μg/mL组(K1组),氯胺酮150μg/mL组(K2组)。淋巴细胞经过PHA刺激48 h后,监测淋巴细胞中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及其Th1/Th2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K1组和K2组的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的数量没有减少(P>0.05),且Th1/Th2比值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辅助T细胞分化没有明显的抑制,可以安全使用在烧伤手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喉罩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人工气道模式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下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的患者20例,将致病灶位于语言中枢以及同时位于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的患者称为喉罩组(Ⅰ组),将致病灶位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用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174例,术前均行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获取高质量薄层CT数据,借助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3D重建和术前评估,拟定手术方案。结果 在所有患者,完成三维重建,仿真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完全吻合;在174例患者中,81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93例因出现多发结石和萎缩肝叶或肝段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241.8±26.5)mm3,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239.4±24.8)mm3;术后随访24~32个月,174例患者均生存,CT检查发现结石复发11例(6.3%)。结论 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应用软件行3DVT技术重建,制定手术方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肝组织,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近远期结石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脑梗死患者和106名健康查体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检出斑块中均以强回声斑块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血管狭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和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及其程度,提示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瑞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同时观察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浆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初步探讨瑞芬太尼降压的可能机制。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ASAⅡ~Ⅲ级,根据降压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例。硝普钠组(N组)从0.5μg·kg~(-1)·min~(-1)开始输注硝普钠,每隔2 min增减1μg·kg~(-1)·min~(-1),直至降至目标血压;瑞芬太尼组(R组)从0.2μg·kg~(-1)·min~(-1)开始输注瑞芬太尼,每隔2 min增减0.1μg·kg~(-1)·min~(-1),直至降至目标血压。记录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_0)、控制性降压后10 min(T_1)、控制性降压后30 min(T_2)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 min(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测定上述各时点动脉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同时评估术中出血量、术野质量;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 (1)N组T_1~T_3的HR较T_0明显增加,R组T_1~T_3的HR较T_0明显减慢;N组T_3的MAP、CVP较T_0明显升高(均P〈0.05),R组T_3的MAP、CVP与T_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N组T_1~T_3的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显著高于T_0(均P〈0.01);R组T_0~T_3的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均P〉0.05)。(3)R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N组(P〈0.05),术野质量也显著好于N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控制性降压过程平稳,安全可行,能提供良好的术野质量,并在控制性降压期间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