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血浆中新型气体硫化氢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变化机制,从而揭示硫化氢(H2S)水平在冠心病发病及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心血管内科临床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8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中所有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采取PCI治疗。所有研究对象于术前取股动脉血4 ml,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即刻再取股动脉血4 ml,离心取血浆备用。分别采用敏感硫电极法和Griess法测定血浆中H2S和NO的含量。结果 1冠心病患者血浆H2S和NO的含量远远低于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PCI治疗后与术前比较,血浆H2S和NO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状动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的患者其血浆H2S和NO含量低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CI治疗后,各组血浆H2S和NO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中H2S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行PCI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得以重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恢复,随之NO水平得到恢复,从而提高血浆中H2S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两组患者进行规律运动。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载脂蛋白A1以及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选择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更能够提升HDL-C水平,同时维持还原型辅酶Q10水平,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 1997年 5月~ 1999年 4月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 ( MP)冲击综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 ( NS)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 0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PNS)32例 ,狼疮性肾炎 ( LN) 8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15~ 65岁 ,平均 2 8岁 ;病程半月~ 1年 ;35例为初治 ,5例为复治。所有患者均有水肿 ,尿蛋白 ( ~ ) ,胆固醇升高者 32例 ,高血压者 2 4例 ,肾功能轻度受损者7例。2 方  法所有患者均在无感染和隐匿性病灶均被消除情况下行冲击疗法 ,MP 1.0 g加入 5%葡萄糖 50 0 m L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分析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45例),与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观察组(45例),比较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指标,且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脑梗死,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短期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塞通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疗效。方法 :观察 5 0例脑梗死 (轻度 18例、中度 2 6例、重度 8例 )患者使用血塞通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结果 :治疗 5 0例 ,总有效率 96 %、显效率 70 %。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电图(EEG)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将63例分为脑梗死(CI)组和腔隙性梗塞(LI)组,对 EEG进行分析。结果:EEG总异常率 65. 08%。 LI组异常率 47, 37%,其中轻度异常占 72%,中、重度异常占 28%。 CI组异常率 92%,其中轻度异常占 26%,中、重度异常占 74%,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CI组异常率高于 LI组。 LI组以正常和广泛轻度异常多见, CI组以局限性中、重度异常多见。 EEG对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