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
下颈椎的骨折脱位常伴有单侧或双侧的关节突交锁.由于可能同时伴有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在解锁并复位下颈椎时因脊髓受压常会出现神经功能的加重和恶化。有作者认为,在此情况下应采用前路切开减压、复位及融合固定,不推荐使用闭合牵引复位或后路切开复位固定,但不同的治疗中心有不同的治疗理念和措施。1998年4月至2005年7月.本院骨科对17例神经功能正常或部分神经功能损伤的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融合术,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龄患者存在体弱多病特点,围手术期易发生并发症。现总结分析本院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儿童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2003年6月本院收治的27例儿童骨盆骨折患者,其中23例行严格的保守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1例髋臼骨折和3例撕脱骨折)。结果1例儿童死于骨盆骨折有关的出血和严重的脑外伤,17例有23处伴发性损伤。临床平均随访了3.3 a(8个月-15 a),其中1例残留有骨盆畸形和双下肢的不等长,1例外伤性髋脱位的患儿在伤后第3年发生了患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余24例对治疗感觉满意。结论应重视伤后儿童的临床表现和伴发伤,尤要重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儿童骨盆骨折更具挑战的问题是诊断,而非治疗。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尽管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较好,但影响术后长期疗效的不同相关因素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现对我院一组平均随访超过8年的病例进行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侯吴仁  徐敏鸥 《中国骨伤》2015,28(9):796-801
目的:比较3枚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 月至 2012年12月,治疗股骨颈粉碎性骨折67例,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6例采用DHS加防旋螺钉固定治疗(DHS组),男24例,女 12 例,年 龄22~58岁,平均43.7岁;31例采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空心钉组),男22例,女9例,年 龄24~56岁,平均43.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下地行走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髋关节Harris 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DHS组(5.00±0.86) cm,空心钉组(3.30±0.57)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获1年以上随访,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行走时间:DHS组为(19.0±3.5) d,空心钉组为(37.0±6.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部分负重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DHS组分别为术后(23.0±7.0) d、(138.0±13.0) d,空心钉组分别为术后(38.0±5.7) d、(164.0±1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为(151±11) d,空心钉组为(162±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 评分:DHS组为(91.0±5.7)分;空心钉组为(85.0±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的治疗,DHS 联合防旋螺钉优于3枚空心螺钉固定,具有术后患肢负重更早,骨折愈合更快,髋关节功能更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