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2例关节置换患者并发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患者发生DVT的有5例,发生率为6.1%,经治疗及护理后,3例治愈,2例好转出院。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DVT与关节置换手术创伤较大,年龄较大,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根据原因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以便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髋关节翻修过程中移除固定良好的生物型假体柄及骨水泥柄很困难,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生物型加长柄能降低翻修后并发症。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25例患者,其中17例应用单切口双入路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中股骨重建均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随访12-60个月,记录翻修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翻修后并发症,记录截骨长度、假体柄在股骨髓腔内远端固定的长度和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长度。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截骨长度17 cm(15-23 cm),平均假体柄和髓腔接触面长度为6.4 cm (4-11 cm),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平均长度为11.5 cm(8-18.5 cm)。至随访结束,患者髋关节Hariss评分从治疗前(39.0±13.6)分提高到治疗后(75.0±14.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例患者发生假体柄下沉,17例患者大转子延长截骨处均固定良好。提示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过程中,单切口双入路法松解髋关节周围瘢痕并使髋关节前脱位能保护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髋关节后侧稳定性,减少翻修后脱位率,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美皮康治疗浅度溃疡的作用,寻找加快浅度溃疡愈合的方法,以减少敷料更换频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方法 将30例浅度溃疡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溃疡型美皮康贴于创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消毒普通敷料包扎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实验组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 美皮康用于浅度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己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亡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剧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_天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届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鼹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亡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6-12—2018-01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术期予以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5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其间均未发生假体脱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依据膝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86%(52/5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翻修术,一期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结果术后感染被100%根除,膝关节活动度(ROM)从术前平均64°提高到术后平均97°(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从术前35分(7~58分)提高到术后87分(45~96分)(P0.05)。结论二期翻修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根除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并能获得理想的临床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已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 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置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难愈性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难愈合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通过禁烟,配合使用抗生素及银离子敷料,切口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5~32d,平均21d。切口感染得到控制,促进愈合。结论胫腓骨骨折伤口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潜在因素通过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绩效考核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提高关节骨病科的护理管理效率.方法 把科室护理人员每月的奖金分为绩效奖金和量化奖金,建立适合关节骨病科奖金分配制度的考核指标.结果 实施运行关节骨病科护士绩效考核10个月,问卷调查表明98%以上的护士赞成新方法,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有效地激励了护理工作,发挥了良好的价值取向,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为临床护理绩效考评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