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瘤(LP)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典型LP病例进行全面病理学检查和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与正常卵巢黄体进行对比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LP均发生于妊娠后期,临床无明显自觉症状,其病理形态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反应与正常卵巢黄体相似。多在剖腹产时偶然发现而误为卵巢肿瘤。结论;LP为妊娠后期卵巢黄素化细胞的结节状增生,并非真性肿瘤。妊娠期出现卵巢明显增大,应首先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必要时术中可作活检,以避免误切卵巢。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反复静脉注射小剂量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家兔慢性肾炎,用羊踯躅根治疗。同时,用该药对慢性肾炎病人进行疗效观察。阳性组兔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免疫荧光,肾组织呈明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尿蛋白±~++。治疗组兔及病人治疗后病变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果提示循环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着可引起兔类似人类的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羊踯躅根对病变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uZnSOD的代谢变化与胃癌、胃溃疡病发生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5 2例胃癌、10例胃溃疡病患者胃标本 ,检测胃壁组织中CuZnSOD的活性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uZnSOD在胃壁组织中的分布 ,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灰度检测。结果 胃癌各组病灶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17 73± 1 74~ 62 85± 8 47)NU/mgPr ;胃溃疡组为 (71 73±6 0 1)NU/mgPr。胃癌各组远侧端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2 5 10± 3 5 8~ 10 1 5 0± 11 0 6)NU/mgPr ;胃溃疡组为 (13 9 67± 8 80 )NU/mgPr;胃癌各组癌细胞CuZnSOD灰度范围为 :83 83± 7 2 8~ 14 5 2 5± 8 84;癌组织CuZnSOD灰度范围为 :12 4 67± 6 3 0~ 14 6 13± 8 5 1;CuZnSOD在胃溃疡壁病灶组织中呈阴性表达 ,其组织灰度为 :14 4 60± 7 3 2。结论 胃癌胃壁组织中的CuZnSOD代谢变化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并表现在广泛区域的胃壁组织中 ,其抗氧化能力已显著降低。而胃溃疡病仅局部溃疡病灶区域内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光镜、电镜和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平均年龄65.5岁,与前列腺癌发生年龄平均值很接近;病理变化特点:前列腺增生症仅累及前列腺的内区(相当于中叶与侧叶),前列腺癌发生于外区(主要在后叶)。前列腺增生多呈结节状,少数呈弥漫性。在内区  相似文献   
5.
着色性干皮病痴呆综合征(De Sanctis-Cacchione Syndrome)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着色性干皮病,甚为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一、病史摘要 郭××,男,10岁,因面颊发黑、反复发热9年,行走困难7年,1980年12月入院.患儿1岁内无明显异常.1岁以后面部出现黑褐色斑点,逐渐增多并融合,伴有发热。发热与气候改变无关,可自行退热,发热前无寒战,退热时可有少许汗,夏天热度高,冬春季稍好,大便3~4次/日,稀,无脓血便。经常咳嗽,近1年来曾痰中带血数次,两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23例前列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作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检查,着重对前列腺癌的癌前变化及其与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23例中,小腺泡型9例、筛状型4例,实体型10例。其中7例伴有前列腺增生,14例伴有前列腺外区萎缩性变化。后者10例中呈现萎缩后增生、非典型增生以至癌变的现象。癌组织大都主要在前列腺外区,与内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分界非常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癌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外区萎缩后增生并进而非典型增生和癌变而来,而前列腺增生肥大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3例甲状旁腺癌的光镜和电镜研究结果。甲状旁腺癌分化较好时可见亮主细胞和暗主细胞样的癌细胞,分化较差时癌细胞较单一,核分裂象易见,常浸润包膜、血管、淋巴管和周围组织。电镜下,可见癌细胞质膜弯曲,细胞器增多。据此认为诊断甲状旁腺癌的主要组织学标准应为:1.癌组织浸润包膜、血管、淋巴管及周围组织;2.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其他恶性表现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8.
松果体肿瘤较少见。国内外文献虽有一些报道,但认识颇不一致。本文就我室30年来所积累的12例松果体肿瘤标本和资料,对其分类、命名,形态结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已被公认为是慢性胃炎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目前,病理检验本病一般采用三张切片,分别染色,观察组织炎症、肠上皮化生和Hp感染情况。既耗材料试剂,又费时间,且不便于观察病变彼此间关系。我们将三种染色同时在一张切片上进行,建立了一种三重染色方法,供临床和相关科研单位应用。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我室1994~1998年胃镜活检600例中,确诊为Hp感染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2例,重新作4μm厚切片,供三重染色试验用。染料配制:苏木精伊红及爱先蓝8GX(pH=2.5)染液均按我室常规方法配制。银染色采用福建三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光镜、电镜和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为两种老年性疾病,前列腺癌可与前列腺增生症同时并存,前者发生于前列腺外区,后者发生于内区。位于前列腺内区的前列腺增生一般不发生癌变,但内区腺体增生结节压迫可引起外区腺体萎缩,对前列腺外区的萎缩后增生和癌变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