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患者:男,58岁,因恶心、呕血、便血伴头晕一小时急诊住院。 18年前,曾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年前因腰及四肢远端关节痛,又被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近两年来因关节痛,坚持服用强的松5mg/日。入院前一周,因寒战、高烧、关节痛加重,改服强的松30mg/日,连服一周,共服3.86克。住院前一天,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接着大量呕血、便血而急诊住院。10小时内,急输血900ml,但血压仍下降,因继续呕、便血转外科手术。术中见十二  相似文献   
2.
保尔佳在自体骨髓移植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尔佳在自体骨髓移植中的应用及评价侯天德,彭晓景,符粤文,谷景棉,赛亚,马东燕(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郑州市450000)急性白血病病人,几经多疗程强化疗,接续自体骨髓移植,其免疫功能极为低下,移植后合并严重感染,甚至因感染导致移植失败;移植后残留...  相似文献   
3.
HA—C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以肾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浆细胞白血病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浆细胞白血病 (PCL )为一组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临床经过凶险 ,典型症状与急性白血病一般表现相似。但由于其细胞生物学的特殊性 ,本病的髓外浸润明显 ,临床表现复杂 ,合并症多样 ,伴有多脏器的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表现在造血系统。我们遇到 3例以肾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 PCL ,现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35岁。以骨痛 1个月余 ,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时 t39℃ ,肾区扣痛 ,髋骨压痛。肾功能 :BUN2 6 .7mmol/L ,Cr10 32 mmol/L ,UA814 mmol/L ,Ca2 + 3.4 6 mmol/L ,P2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及其长期造血重建.方法1例急性再障患者,30岁,供者为其胞弟,HLA配型完全相合.动员方案G-CSF250?μg/d×6d.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TX)50mg·kg-1·d-1×4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0mg·kg-1·  相似文献   
6.
7.
SLE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剂选择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宽狼疮(SLE)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有效的动员方案及动员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19例重症SLE患者在静止期接受大刑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前后动态外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干细胞细胞采集量及CD34细胞测定,动员采集过程中评价狼疮活动情况,主要不良反应及移植造血重建观察。结果 动员前后SLE病情稳定,相关抗体检测无变化。外周血干细胞单次采集率为63.2%,两次采集率为36.8%。移植后造血重建顺利。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消化道感染、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肌酐升高、骨痛等。结论 大剂量CTX联合G-CSF做为动员方案能有效地动员SLE外周血干细胞,临床应用过程安全,无SLE病情反复,移植后造血重建顺利。  相似文献   
8.
MA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CD7^+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足叶乙甙(MAE)方案治疗CD7^ 急性髓性白血病(CD7^ MAL)的有效性。方法:采用MA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经细胞形态学分型诊断为CD7^ AML12例,并监测化疗后骨髓像变化及化疗相关毒性反应。结果:12例中,7例达完全缓解,1例达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66.7%,持续缓解时间6-36个月。化疗相关毒性各大于HA和DA方案,主要特征为骨髓抑制期延长。结论:MAE方案可提高CD7^ AML的缓解率,尽管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延长,但能被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卫星标志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植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微卫星标志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植活检测,动态检测植活类型。方法:对12例脐血移植患者进行植活检测,其中10例作动态检测。另2例作随访检测。选用D12s2257、D12s2398、Dxs991、Dxs1199、D17s1292、D5s8186个微卫星位点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银染色分析。取供者脐血或外周血及受者口腔黏膜DNA做为对照。结果:10例动态检测者移植后14d,6例为混合性嵌合(MC);第21天,7例为MC或完全性嵌合(CC),其中4例为CC;第28天,6例为CC。2例植活失败的病例始终未检测出嵌合表达。2例随访检测结果为CC。结论:应用微卫星标志进行脐血移植后的植活检测,能早期检测是否植活及嵌合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的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睡眠后出现血红蛋白尿为特征。本文就我院1980年~1995年间确诊的39例PNH病人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患者较多(男∶女为2.4∶1),发病年龄较轻(20~40岁组患者占全部病例的61.5%),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常伴有一定的诱因,本组病例的常见诱因有:上感、发热、感染、劳累、精神紧张、妊娠及服用酸性食物,部分病例的骨髓象可出现2~3系的轻度病态造血,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组39例PNH病人中,有22例病人在确诊为PNH前误诊。因此在临床上有尿色加深者,应每天分次连续数日检查尿潜血,另外应结合病情反复多次检查Ham’s,Rou’s,补体溶血敏感试验或蛇毒因子溶血试验等,以提高PNH的诊断率,PNH的治疗是以改善红细胞环境,增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洗涤红细胞,增强体质,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