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1例行全喉切除术后0.5 ̄5年行气管造口扩大术,以能在气管造口置放发音钮,造瘘口上下径为2.0cm,左右径为1.5cm。全喉切除术中气管造口狭窄的主要原因有瘘口不够大或瘢痕形成,气管造口扩大术有:各种“Z”字形成形,放射状切口成形,环形皮肤切除,侧裂开鱼嘴形造口成形,三角形皮瓣成形及双“V”字形切除插入皮瓣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对减少咽食管括约肌失弛缓对喉全切除术后安装Blom 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影响。方法 喉全切除术后 ,咽食管括约肌收缩或是痉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食管的气流并阻碍发音。咽食管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环咽肌以及其上的下咽缩肌的一部分和颈段食管上段的一部分。手术操作是在喉全切除术中、术后于气管造瘘口外上方切除长 5cm ,宽 1cm的咽食管括约肌。结果  3 3例喉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有 3 2例发音成功 ,发音重建的成功率是 97%。其中包括 12例喉全切除术中I期进行环咽肌切开术 ,2 1例是Ⅱ期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 ,后者又有 9例是安装Blom Singer发音管后发音不能再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 3年存活 2 5例 ,5年存活 18例。同期行喉全切除术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 12例患者 ,Kaplan Meier法统计 3年生存率 81 82 % ,5年生存率 42 86%。结论 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 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鼻腔鼻窦异位脑膜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鼻腔鼻窦异位脑膜瘤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原发性1例,经鼻侧切开切除肿瘤,5个月后肿瘤复发,带瘤生存;继发性4例经额颞大冠状切口入路手术3例次,颅面联合进路,上唇中隔蝶窦径路,鼻侧切开、枕颈部入路各1次.术后随访1年或1年以上,无复发2例,死亡1例,失去联系1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异位脑膜瘤的有效方法.切除不净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确诊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
嗅区粘膜放疗后可引起迟发性嗅觉障碍,为了解其机制,对放疗后嗅粘膜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发现其上皮层变性嗅神经原增多;固有层内纤维母细胞增多,胞浆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在纤维母细胞周围有大量整齐排列的胶原纤维。放疗后嗅粘膜的纤维化是嗅觉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鼻腔填塞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和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填塞鼻腔,填塞材料能在鼻腔留置多长时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鼻腔填塞材料有非吸收性和可吸收性两类,本文就其各自特点、使用指征及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腭咽成形术的安全保证和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总结近年来我科资料完整的腭咽成形术250例,就其手术的安全保证和部分失败病例的原因进行探讨。安全措施有5个方面:(1)局麻下手术,昼避免全麻;(2)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3)严重病例可术前行气管切开术;(4)如合并有心、肺疾患术前请内科医生会诊;(5)鼻部手术应分期进行。失败原因有4个方面:(1)适应证选择不当;(2)多部位阻塞,特别是下咽的阻塞;(3)术后出血和感染(4)术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喉全切除术后Blom-Singer法发音重建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术后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1月—2004年6月期间151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15年。151例中,138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91.4%;出现并发症15例,发生率9.9%,其中造口肉芽增生6例,4例行激光切除,2例三氯醋酸烧灼去除,其中有2例发音失败;早期感染2例且并发咽后壁脓肿,其中1例累及上纵隔,均经局部切开负压引流及应用抗生素治愈;2例管周漏液,取出发音管一段时间后,造口缩窄,重新置入发音管;发音管脱落2例,重新置入;造口狭窄1例,行造口扩大术得以解决;发音管食管端鸭嘴部真菌生长1例,制霉菌素清洗,后更换发音管;误吸1例,封闭造口后患吸入性肺炎。15例并发症中成功治疗12例,余3例发音失败。结论 气管食管穿刺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帮助喉全切除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发声质量好,目前已成为一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咽后间隙淋巴转移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总结伴咽后间隙淋巴结肿大的6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声门上型喉癌(T3N2M0)2例(高、中分化鳞癌各1例)、下咽中分化鳞癌(T3N2M0)、口咽中分化鳞癌(T2N2M0)、鼻腔恶性黑色素瘤(TXN2M0)及甲状腺乳头状癌(TXN2M0)各1例。由CT和(或)MRI影像测得咽后间隙肿大淋巴结的直径为1.5~2.5cm,在控制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基础上行咽后间隙淋巴清扫,并单独送病理检查。结果6例咽后间隙清扫标本均见转移,均为单发。其中1/2者4例,1/3者2例,且均伴颈内静脉链淋巴转移,分别为3/15,3/17,4/19,5/19,6/20和6/23。无颅神经损伤和咽瘘发生。下咽癌患者2年后死于肺转移;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者第3次手术后14个月复查时无复发,后失访;口咽癌患者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2年后死亡。其余3例患者随访2~4年均无瘤生存。结论CT和MRI是诊断咽后间隙淋巴转移的主要手段,该处淋巴清扫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成人嗅粘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嗅粘膜以基底膜为界分为上皮层和固有层;固有层内含有大量的Bowmai腺,其胞浆内含有大量分泌颗粒。上皮层有支持细胞、嗅神经原和基底细胞三种成分。前两者胞浆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基底细胞接近基底膜,胞浆内细胞器少,在电镜水平成人嗅上皮有三种主要的改变:不典型嗅囊,介于嗅上皮和呼吸上皮之间的上皮结构及邵分呼吸上皮化生。本观察结果对理解嗅觉生理机制和临床疾病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鼻内窥镜下,用Nd: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的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共59例。观察3~7个月,总有效率为89.83%。对筛前神经的解剖、病理生理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本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