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背景:牙周组织工程技术为修复牙周炎骨组织缺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目的:体外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并与羟基磷灰石进行骨组织构建,研究其与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获得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的表达。取第3代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接种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分别在培养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生长良好,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免疫荧光呈阳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培养第1,3,7天,牙周膜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生长良好。证实,实验采用组织块法成功体外分离培养了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可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良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因子1(Islet1,Isl-1)在上颌牙牙髓神经生长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中投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nt1cre/+雄鼠与Isl1f/f雌鼠配出Wnt1cre/+;Isl1-/-基因敲除的小鼠,做基因鉴定(PCR)。取发育不同时期第13.5 d、14.5 d、15.5 d小鼠胚胎头部(实验组),同窝非基因敲除小鼠为对照,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标记牙髓神经,比较第13.5 d、14.5 d、15.5 d小鼠上颌牙胚在基因敲除小鼠中与同窝对照小鼠中神经分布情况。结果:PCR结果鉴定为基因敲除小鼠以及同窝对照小鼠;分别在第13.5 d、14.5 d、15.5 d观察基因敲除小鼠与同窝对照小鼠牙髓神经,且各个时期的实验组中神经分布明显减少,对照组中神经分布较多。结论:在牙髓神经的生长发育过程中,Isl-1这一转录因子对牙髓神经的投射表达产生影响,可能是Isl-1调控牙胚周围的转录因子,并影响牙髓神经的投射。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证明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煅烧骨支架材料结合后可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但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皮下诱导成骨的能力国内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异种煅烧骨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的成骨性能及煅烧骨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选用经脱脂及脱蛋白处理后高温煅烧形成的骨支架材料与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细胞-煅烧骨复合物植入 BALB/c 裸鼠背部皮下,选同期对侧背部皮下植入单纯煅烧骨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煅烧后的松质骨块为白垩色,表面呈蜂窝状多孔结构,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结构.骨小梁结构完整,孔隙相互连通.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后24 h可见大量细胞黏附于支架上,7 d后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细胞能在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与生长,细胞活性未受到支架材料的影响.植入4周后,两组均可见煅烧骨边缘出现少量残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周边可发现骨细胞,对照组煅烧骨表面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植入后8周,两组均可见到煅烧骨部分降解为片状类骨质,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包绕,排列紧密,形态多样,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内可见煅烧骨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孔隙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标本可见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长入,未见明显成骨迹象.结果说明,经高温煅烧后的松质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作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良好载体,复合后植入体内能够诱导新生骨组织形成,可作为骨缺损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期研究发现维甲酸对胚胎干细胞及多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成骨方向诱导的作用。目的:观察维甲酸对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获得小型猪牙周膜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STRO-1、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波形蛋白、角蛋白鉴定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CCK8法测定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曲线,检测小型猪PDLSC克隆形成率。使用维甲酸对第3代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桥蛋白、骨钙素、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STRO-1,波形蛋白阳性表达,角蛋白阴性表达,克隆形成率为2.8%,维甲酸诱导14d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骨桥蛋白、骨钙素、Ⅰ型胶原阳性表达,Ⅲ型胶原阴性表达。结果表明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能够被维甲酸诱导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为牙周炎致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寻富血小板血浆在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成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贵州小型猪静脉血,三次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分别将含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与牙周膜干细胞共同培养3,7,14,21d,以未添加富血小板血浆的牙周膜干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14天,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其中体积分数1.0%的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第21天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茜素红染色显示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21天细胞染色呈阳性。单克隆纯化后细胞的生长曲线从第3天起进入对数生长期,第8天细胞数量达到顶峰。说明富血小板血浆具有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的能力,以体积分数1.0%时诱导成骨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6.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为牙周炎致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寻富血小板血浆在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成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贵州小型猪静脉血,三次离心制备富血小板血浆。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分别将含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与牙周膜干细胞共同培养3,7,14,21d,以未添加富血小板血浆的牙周膜干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0.8%,1.0%,1.2%的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14天,碱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其中体积分数1.0%的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第21天时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茜素红染色显示富血小板血浆成骨诱导第21天细胞染色呈阳性。单克隆纯化后细胞的生长曲线从第3天起进入对数生长期,第8天细胞数量达到顶峰。说明富血小板血浆具有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的能力,以体积分数1.0%时诱导成骨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7.
8.
背景:牙周组织工程技术为修复牙周炎骨组织缺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目的:体外培养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并与羟基磷灰石进行骨组织构建,研究其与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获得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的表达。取第3代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接种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分别在培养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生长良好,细胞中基质细胞抗原1免疫荧光呈阳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培养第1,3,7天,牙周膜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上生长良好。证实,实验采用组织块法成功体外分离培养了小型猪牙周膜干细胞,可在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良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