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往的观点认为,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应尽量避免手术.因为传统的外科手术难免会影响小儿颌面与牙胚的发育,破坏其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疗效亦不满意.鼻窦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surgery,ESS)成功地用于治疗成人鼻腔、鼻窦疾病的经验,使人们重新探讨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小儿慢性鼻腔、鼻窦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对小儿不同发育时期鼻腔、鼻窦解剖学的详细研究,及对鼻窦炎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的重新认识,为ESS治疗小儿鼻腔、鼻窦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使ESS治疗逐步成为可能.本文试就ESS治疗小儿鼻腔、鼻窦疾病的现状作一综述,以供同道们参考.1 ESS适应证据Wolf等对1~12岁小儿的干颅骨94具、尸头8具的鼻腔、鼻窦进行观察,证明其前后组筛窦、中鼻道、钩突、半月裂和筛漏斗已经发育.因此,在内窥镜下对上述部位行ESS是可行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①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如筛泡肥大,中道粘膜肥厚、息肉样变.中鼻甲息肉样变等,选择钩  相似文献   
2.
国产2.5%溴氰菊酯胶悬剂灭跳蚤效果观察上海市崇明县卫生防疫站(邮编:202150)高翔,张革,袁志谦,张文流崇明县爱卫会办公室龚志学,黄德培1993年6~9月,我站首次采用国产2.5%溴氰菊酯胶悬剂,对本县6家受蚤侵害单位和10户居民进行了现场灭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额窦疾病的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额窦后壁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漏16例、额窦骨瘤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1例.结果 16例额窦脑脊液漏均一次修补成功,5例额窦骨瘤、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者均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后额窦脑脊液漏患者随访3~132个月;额窦骨瘤患者随访8~38个月;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癌变患者随访7~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变均元复发,额窦引流通畅,额部无影响容貌的缺陷.结论病变主体位于额窦后壁、有复发倾向或恶性病变,以及病变范围或手术部位的外侧界限超越眶纸板平面是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额窦疾病的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额窦后壁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漏16例、额窦骨瘤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1例.结果 16例额窦脑脊液漏均一次修补成功,5例额窦骨瘤、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者均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后额窦脑脊液漏患者随访3~132个月;额窦骨瘤患者随访8~38个月;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癌变患者随访7~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变均元复发,额窦引流通畅,额部无影响容貌的缺陷.结论病变主体位于额窦后壁、有复发倾向或恶性病变,以及病变范围或手术部位的外侧界限超越眶纸板平面是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为半胱氨酸蛋白酶-1/半胱氨酸蛋白酶-4/5/11依赖,并伴有细胞膨胀破裂、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的炎性反应过程。国内外研究显示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焦亡机制的研究有望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策略。本文就细胞焦亡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1改进直观教具包装。节约资源。提高实验效益 以运动系统为例。我们给每2位学生配一套骨骼标本。由一位主讲教师在讲台上结合挂图、标本讲课,另一位带教教师在学生中巡回指导,学生一面听讲,一面看挂图,同时对照标本。但由于形态学名词多、内容复杂,特别是颅骨沟、管、孔、裂等陌生名词更难记忆,有些学生还是听不懂、看不清,就用笔尖或竹签在颅骨上到处指点比划,一学期下来,一批完整无缺的颅骨标本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为了提高颅骨标本使用效率和教育质量,我们对颅骨示教标本进行了全面设计和包装。首先根据新计划、新大纲要求,对颅骨不同沟、管、孔、裂等名词编号,贴上不同号码,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traumaticopticneuropathy ,TON)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分析 5 2例 (5 3眼 )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 (5 3眼 )和眶尖减压术 (8眼 )的治疗效果 ,随访 6个月~ 3年。结果  2 1眼获视力改善 (39 6 % ) ,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进而采取手术者 14眼有效 (14 /37,37 8% ) ,未经激素治疗即手术者 7眼有效 (7/16 ,4 3 8% ) ;无光感者 18眼获视力改善 (18/4 9 ,36 7% ) ,术前有残余视力者 3眼有效 (3/4 ,75 0 % )。结论 外科治疗对提高TON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宫颈癌致癌基因HCCR-1167-360片段的重组质粒,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鉴定。方法从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出HCCR-1167-360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克隆载体中,将测序正确的HCCR-1167-360基因连接到pET30a(+)表达载体中,IPTG诱导在BL21中进行表达,用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采用初步纯化和割胶纯化方法,获得较纯的重组蛋白,采用弗氏佐剂方法免疫兔子,收获多克隆抗体,用Wa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经测序证明获得了HCCR-1167-360基因片段。SDS-PAGE分析,HCCR-1167-360在BL21中获得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kD左右,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免疫兔子获得了HCCR-1167-360多克隆抗体,经Wa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获得具有抗原性的HCCR-1167-360原核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9.
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仪的参数——鼻阻力(nasal resistance,NR)与鼻声反射测量仪的参数——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MCSA)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法和鼻声反射测量法对316例有鼻阻塞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减充血前双侧鼻阻力(bilateral NR,BNR)将患者分为2组,组1: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组2: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上述两种客观测量法的参数在全体研究对象及各组中的相关性。结果在使用减充血剂前、后,316例患者单侧鼻阻力(unilateral NR,UNR)与单侧鼻腔容积(unilateral NV,UNV)、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unilateral MCSA,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组1(104例)和组2(212例)在减充血前、后的UNR与UNV、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鼻阻力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鼻阻力与鼻气道容积的相关系数。结论在有鼻阻塞的患者中,NR、NV及MCSA存在负相关,MCSA是影响NR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阻塞时检查者和患者的主观评价与客观鼻测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检查者和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对鼻阻塞程度进行评价。客观鼻测量采用主动后鼻测压仪和鼻声反射测量仪进行。以配对t检验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评价和患者VAS均数的差异,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客观鼻测量结果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关系,以及检查者的临床评价、患者VAS与上述客观鼻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316例患者中,减充血前后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54、-0.373、-0.600,P值均〈0.001)。减充血前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均数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30、0.526,P值均〈0.001),二者均与鼻气流阻力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530,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351,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452,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216,P=0.000),与鼻道容积和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41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325,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507,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384,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39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209,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471,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286,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患者VAS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结论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均与客观鼻测量参数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