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皮硝腹带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皮硝腹带腹部外敷,对照组按常规的皮硝外敷方法,其他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4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评估患者的舒适度、析出液体情况、腹痛情况以及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析出液体情况、腹痛情况、血清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舒适度方面,观察组在潮湿硬结感、皮肤瘙痒感、硬物刺激感方面优于对照组(8.0±1.48vs2.5±1.03、9.2±0.73vs4.7±1.07、8.3±0.85vs6.6±1.14,P<0.05),而在压迫感、皮肤灼热感、寒冷感方面无显著差异(6.5±1.16vs6.8±1.19、9.2±0.66vs9.3±0.61、7.2±0.93vs7.1±0.93);观察组在腹痛缓解时间、液体析出情况评分、血清淀粉酶下降水平、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3.9±2.1天vs5.1±1.8天、6.82±0.74vs17.56±0.68、525±51.5U/Lvs333±45.1U/L,26.1±4.9mg/Lvs20.9±2.2mg/L,P<0.01)。结论:自制皮硝腹带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情况,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霞芬 《海南医学》2005,16(12):145-145
临床上普遍认为,HBeAg是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而抗-HBe的出现说明病情好转或稳定,其传染性减弱,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的现象.为了解HBeAg阴性病人是否具有病毒复制和传染性,对113份HBeAg阴性的HBVM不同模式标本进行HBV-DNA与ALT、TB检测,以分析HBeAg阴性时病毒复制状况,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预防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免疫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实用型医学人材,它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他们应有正确的人生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医学事业,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他们应有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防治疾病的实践技能及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海岛渔民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种类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269例海岛渔民肝炎患者的型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269例渔民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65岁,平均32.5岁。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患者人院后常规进行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CV—RNA,HBV—DNA(采用PCR)。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拔T管致胆漏的临床护理。方法 分析1997年12月~2004年12月8例拔T管致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保守治疗3例获得成功,有效率37.5%;5例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平均24天顺利拔管,治愈出院。结论 掌握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制订相关的护理对策,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1材料与方法1 1对象 :186例病毒性肝炎均系本院传染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学生患者。年龄7~25岁 ,男生135例 ,女生51例。1 2方法 :入院学生常规进行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HCV -RNA采用RT -PCR法 ,HBV -DNA采用斑点杂交法 ,对非甲—庚型肝炎学生加检EB病毒抗体 (EBV -IgA)柯萨基病毒抗体 (CBV -IgM )等进一步检查 ,以及了解家庭肝炎史、外伤、输血、注射、手术史等。临床分型标准按照1995年5…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 1999年应用复方毛冬青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6 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和体征为鼻塞、流涕、发热、头痛、咽痛、咽充血。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数多正常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2 病例选择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员工 16 0例 ,年龄 2 5~ 4 4岁 ,全部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为 37.8~39 .8℃ ,病程 10天以内。伴咳嗽、流涕、咽痛、咽充血等。实验室检查 WBC<10× 10 9/ L,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稍低 ,X线胸片未见异常。全部病例未经中医辨证分析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 4 9例 ,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院内感染致病菌分布的临床特点。方法 各种标本按细胞检验常规程序进行操作 ,细菌培养采用美国Bactec90 5 0全自动血培养仪 ,细胞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 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占 19%,革兰氏阴性菌占 40 %,真菌占 41%,主要菌株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分别占 15 .7%、10 .7%和 8.5 %。结论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 ,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HBeAg阴性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为48.8%。结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乙肝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