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代以来,国外、国内逐步推广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圈诊断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迄今已近20年历史。初始,应用二维线陈超声技术做诊断,很快就研制出扇型二维超声心动图仪,能从狭窄的肋间隙将众多的声束做扇面状投射而形成扇形声场,避开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而扩大了视野。二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对受检者无损伤、无痛苦、安全可靠、费用低,使用方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重复性强,图像直观且很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2.
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观察9例病人,(男5、女4)共检测栓塞动脉22条。年龄32~78岁。临床确诊急性动脉栓塞3例,疑诊6例。仪器用美国产ACUSON128型电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使用5MHz血管探头,具有偏30度角发射声束的独特功能;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自动校正系统及局部放大、记忆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应用实时、扇型切面扫描仪诊断、观察了六例马凡氏综合征的心血管改变显示出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大等改变。其中三例分别合并夹层动脉瘤、主动脉二叶瓣畸型、二尖瓣后叶脱垂及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4.
采用Aloka—SSD—770扇型断层扫描仪,进行不同分贝感度超声回波图观测心包疾病患者30例,其特征:①心包膜是心脏各层结构中回波最强的结构。②心包膜壁层回波强度大于心包脏层回波强度。③右室前方前壁液性暗区心包膜回波强度小于左室后壁后方液性暗区心包膜各层的回波强度。④心包病变组各层结构回波反射大于正常组各层结构回波强度。综上所述,可见感度超声断层图在超声切面图诊断各种心脏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它可对心脏各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各种声象图的变化特征,对心包病变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中国医科大学一院心脏科):患者男,34岁。1989年8月后背被重击,1个月后头面部肿胀,渐加重延及颈部与上胸部。无发热、咳嗽与咯血。查体:一般状况尚可,呼吸平稳,不发绀,颈部与锁骨上窝淋巴结不大,颈静脉轻度怒张,前胸部见曲张静脉。心肺正常,肝脾不大。上肢静脉压为275mmH_2O。心电圈与血沉正常。以上腔静脉综合征于10月31日入院。曾进行胸部平片、纵隔CT磁共振、彩超及心血管造影检查,均支持上腔静脉系统内肿物形成(血栓或肿瘤)。静注尿激酶9天,25~50万单位/日,总  相似文献   
6.
近3年来,我们对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54例儿童进行心脏的物理体征。心电图、X线摄影、二维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以观察心脏损害情况。检查结果发现13例有明显异常,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12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仪确诊为腱索断裂的病例,部分病例且经手术或尸检证实。同时对其图象特征及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资料与方法住院治疗的PDA患者,手术治疗前进行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资料完整者111例(男34例,女77例,性别比1:2。年龄为4~36岁,平均17岁)。所用仪器为Aloka SSD 300,SSD710、SSD720。PDA图像的显示:患者平卧,  相似文献   
9.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综合病征。除眼及骨骼方面特征外,常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要为升主动脉中层退变导致主动脉环、升主动脉扩张,可并发主动脉中层坏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不断见到增厚的心肌外脂肪垫,在心脏超声图象上表现酷似心包腔大量积液,两者不易区别,借助X线CT检查始分辨出此心包内外的无回声区为心肌外脂肪垫,并非心包积液。例1:男,52岁,体胖。既往无结核病史,因旅途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