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部物理治疗法治疗ICU中肺部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5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安排1~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ICU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结果:两组之间性别、年龄、CPI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功拔管或出ICU后,两组CPIS评分均较行胸部理疗前低且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试验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3);试验组死亡率亦较对照组低(P=0.04);两组上机时间及入住ICU时间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机械通气病人VAP的发生,改善肺部情况,降低死亡率,但不减少上机时间及入住ICU天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服用卡马西平对成人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分析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例单一服用卡马西平6个月以上的成年癫痫患者及30名健康成人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及比较,同时测定癫痫患者血钙浓度、血磷浓度、药物浓度及总碱性磷酸酶。结果:服用卡马西平组腰1~腰4各椎体平均骨密度Z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02)。患者腰椎部骨密度Z值与体质量呈正相关(B=0.06,P=0.012),女性赋值为-1,结果骨密度Z值与性别关系为B=-0.67,P=0.006。结论:服用卡马西平可引起成人癫痫患者骨密度减低,绝经前女性受影响较男性小,体质量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探讨2例糖尿病性基底节区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影像学变化的异同。方法 对2例糖尿病性基底节区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变化及治疗经过进行比较,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的起病原因均为血糖长期未能控制。其中1例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 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舞蹈症。另1例为酮症高血糖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及偏侧肌张力增高,但影像学上可见双侧对称性病变。2例患者的症状改变与其血糖的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糖尿病性基底节病变多见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影像学上有其特征性变化。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脓毒症组3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确诊为脓毒症的24h内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清PCT、WBC检测,同时记录入院24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系统)。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W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80±1.32、12.11±1.95、8.10±2.06;严重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W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7.02±11.09、18.96±9.45、18.63±6.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者早期病情诊断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癫痫与自杀     
自杀而导致死亡被为是增加癫痫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国外许多研究报道都表明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的自杀率高几倍到二十几倍。可能导致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因素是有多方面的,本文将从5-HT、抗癫痫药及癫痫手术治疗、精神病理等方面对癫痫患者可能存在自杀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希望在癫痫的综合治疗中对这些危险因素能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87岁,因发作性晕厥1周,加重3 d于2008年12月27日人院.患者近1周来常于坐位或站立时出现晕厥,每次持续10~20 min,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严重时伴有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至我院门诊,行脑电图检查提示额颞区不对称性尖波、尖慢波发放,拟"症状性癫痫"给予卡马西平(50 mg,3次/d),服药后上述症状未改善,仍有每天发作4~5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门诊拟"抽搐原因待查"收入我院神经科.  相似文献   
7.
我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度ARDS患者35例,行定容控制通气,在小潮气量(6ml/kg)+呼气末正压(6cm H20)的通气基础上,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并记录不同体位下肺复张前后HR、MAP、SPO2、Pa O2/Fi O2、Qs/QT等指标。与肺复张前相比,肺复张后Pa O2/Fi O2、SPO2均明显增高,Qs/QT明显减低(P0.05);肺复张后,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Pa O2/Fi O2、SPO2水平更高,Qs/QT更低(P0.05)。在呼气末正压、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的基础上,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可有效减少分流,改善患者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中IL-17A的表达及意义,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患者9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36例)、B组(中度,32例)及C组(重度,30例),均进行IL-17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A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17A水平及其价值。结果显示,C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且B组高于A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C组血清IL-17A水平仍高于A组和B组,且B组高于A组(P0.05);经Pearson分析,IL-17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28 d随访,98例患者中存活60例,死亡38例,存活者血清IL-17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UC为0.859。研究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患者IL-17A的表达水平升高,动态监测IL-17A水平可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吸气流速下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60例已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均采用6~8 mL/kg小潮气量通气及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均采用容量控制ACV模式,流速波形均选用恒速波.3组采用不同吸气峰值流速(A组40 L/min、B组60 L/min、C组80 L/min).测定并记录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yn),并记录治疗后的第1个24 h人机对抗的发生例数、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停留于重症监护室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B组和C组在调整吸气流速之后的Ppeak,Pplat,Cdyn有明显上升(P<0.05).C组在调整吸气流速之后同时段比较Ppeak和Pplat,Cdyn明显高于A组(P<0.05),Pmean稍高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Ppeak和Pplat,Cdyn,明显高于B组(P<0.05).在人机对抗的对比分析中:C组与A组及B组相比,例数明显增加(P<0.05).且B组多于A组(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与停留ICU时间的对比分析中,C组较A组和B组,显著延长(P<0.05).3组在通气2 h,4 h及第1个24 h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潮气量基础上,降低吸气流速,对损伤的肺组织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利于维持机协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发作间期单侧和双侧痫性放电CT灌注成像的变化。方法将21例颞叶癫痫患者根据视频脑电图监测分为单侧痫性放电组11例、双侧痫性放电组10例,两组患者均在发作间期行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每例患者双侧颞叶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的灌注参数,并比较每组患者颞叶CBF、CBV、MTT以及两组的CBF、CBV、MTT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结果21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无异常,每组患者发作间期双侧颞叶CBF、CBV、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BF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9,P=0.035),CBV和MTT不对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侧痫性放电组中,痫性放电侧颞叶脑血流量较对侧有所减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3,P=0.063)。结论颞叶癫痫CT灌注成像显示颞叶区发作间期单侧痫性放电较双侧痫性放电脑血流量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