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合理方式。方法 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及钢板固定骨折及应用各种不同的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75例。结果 术后皮瓣1例因感染坏死,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 骨折的合理固定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单发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椎管容积的变化,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以及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60 min,平均(210±32 min);术中出血650~2200 mL,平均(900±370)mL,术中未发生胸膜、大血管及内脏损伤,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研究病例获12~32个月,平均(18±5.5)个月随访,至末次随访时,骨折内植入物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断钉断棒,钛网移位等并发症。脊柱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椎管占位率为0,有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AO三叶形钢板及May解剖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35例采用AO三叶形钢板及33例May解剖型钢板治疗的Pilon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9例一期内固定;9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2~3周后改用AO三叶形钢板或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均不采用任何外固定,术后第1天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22个月,平均7.1个月,按Mazur等制定的评分系统,临床疗效优40例,良19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6.8%。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结论AO三叶形钢板及May解剖型钢板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材料,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及固定钢板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后路一期手术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原因引起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必须尽快手术去除致压物,同时有效地稳定脊柱.1999年6月~2003年1月作者对13例颈髓前后方同时严重受压的病人进行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行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DM2、IGF1、STAT1和RAC1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及其与GCT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M2、IGF1、STAT1和RAC1在50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 MDM2:未复发组11/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IGF1:未复发组13/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STAT1:未复发组10/37阳性表达,复发组8/13阳性表达.RAC1:未复发组10/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与GCT复发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MDM2、IGF1、STAT1和RAC1在GCT中的表达与其复发有关,是影响预后、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帮助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主要包括PLT(血小板计数)、IPF(未成熟血小板比率)、MPV(血小板平均体积)和PDW(血小板分布宽度),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的发病时间分为1周组和2周组,每组34例患者,比较两亚组和对照组之间血小板参数存在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PLT、IPF值、MPV和PDW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PDW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IPF值和MPV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其病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前路手术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术中和术后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方法 本组前路手术38例,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片及CT检查,将术前、术后资料加以对比,观察术后影像学检查中存在减压不彻底的位置及固定钉的长度、方向欠佳等问题,并在术中详细记录出血量、减压范围等,找出术中存在问题。结果 本组减压不彻底3例,术中出血过多8例,术中硬脊膜破裂5例。椎体钉位置方向及长度欠佳18例,术后轻度脊柱侧凸3例。结论 术前详细阅读CT片、仔细测量、充分术前准备及麻醉配合、术中显露良好、操作耐心细致、及时止血等均是避免出现问题的对策。应在椎体减压前打入螺栓,以保证螺钉位置及方向准备;采用逆行腰大肌瓣填塞以防术中硬脊膜破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屈拇屈趾畸形的病因及手术方法。方法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术后屈拇屈趾畸形患者5例,胫骨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腓骨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于术后2~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足趾屈曲畸形,其中单纯拇趾屈曲畸形1例,拇趾伴有第二、三趾屈曲畸形4例,均采用肌腱粘连松解或延长术矫正畸形,距初次内固定术后时间为6~1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拇趾足趾畸形均获矫正,未见复发,行走步态基本正常,无疼痛等不适。结论胫腓骨骨折术后屈拇屈趾畸形主要原因是肌腱与骨折处粘连以及肌肉缺血引起的纤维化,肌腱的松解和延长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