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引起创伤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创伤治疗药物,对1988年12月至1995年10月从创伤患者分离细菌的分类及其药敏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全部菌株均自创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脓液、抽取液常规方法分离。药物敏感性试验用K—B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特异性强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磷酸氯喹溶液对血小板进行处理 ,去掉血小板相关抗原 (HLA抗原 ) ,用只含特异性抗原的血小板包被聚乙烯板来捕获血小板抗体。结果 与常用的SEPSA和淋巴细胞毒实验 (LCT)比较 ,该方法只表现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反应。结论 本方法能够鉴别血小板相关抗原的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抗体 ,为临床血小板减少疾病的鉴别诊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门多萨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多萨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1例报告张秀铮刘汉超王立华苏新李子文(滨州地区中心医院,山东惠民251700)温宪芹(山东省卫生防疫站菌种室)门多萨假单胞菌(P.mendocina)引起临床感染病例报道较少,我们于1995年6月23日从一例肺部感染患者肺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们从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两株少见的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爪哇变种和查理沙门氏菌,报告如下:1 病例及菌株分离 患者一,女性,37岁,因腹痛,腹泻,每日5~7次黄色稀便,带黏液,发热,体温38.4℃,来院就诊。粪便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15个,红细胞0~2个。血液检查,白细胞11.0×10~9/L,中性占80%,淋  相似文献   
5.
从外伤脓液中分离出深红色沙雷菌山东滨州地区中心医院(251700)张秀铮,刘汉超,李子文沙雷氏菌属有七个种,广泛分布于周围环境,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据报道与疾病有关的有三个种,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5%为粘质沙雷氏菌。深红沙雷氏菌少见,我们在一例外伤感...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一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与鲍氏志贺氏菌18型诊断血清交叉凝集的温和气单胞菌。患者,男,3岁,因呕吐、腹痛、腹泻粘液状稀便6~8次/日来院就诊。粪便镜检:白细胞5~10个/高倍镜,红细胞0~5个/高倍镜。取大便接种SS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5℃24h,在SS琼脂上生长出无色半透明、中等大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出光滑、  相似文献   
7.
8.
<正>在中国稀有血型库中列出的稀有血型表型,因其在人群发生的频率极小,这样的患者紧急输血治疗是一大难题,虽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稀有血型的筛选和建库工作,但仍不能比较充足的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Rhnull、-D-、lan-、Ko、Co(a-b-)等表型非常奇缺。卫生部在2009年启动了我国稀有血型的筛查和稀有血型库的建设,由于起步较晚和试剂的稀少、昂贵,目前稀有血型库运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9年8月在一例急性腹泻病人水样便中检出一株弧菌,经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血清11型菌(VBO11型菌).现报道如下.1.取病人水样便,接种于碱性胨水及碱性平板18~24h.碱性胨水中生长迅速,液面形成菌膜,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配型血小板输注、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便捷方法。方法对92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血液病患者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的检测,研究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关系及血小板抗体的性质,并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的病人建立档案,与血站固定的献血者的血液进行血小板配型实验,建立一个患者尽量与多个献血者配合相合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存档。对需要再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给予相合的血小板。结果92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27.2%,其中HLA抗体19阳性例,HLA和HPA同时阳性4例,KPA阳性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对12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共进行了35例次交叉配型血小极输注,CCI无效率分别为:配型前69.0%,配型后22.9%(x2=18.46,P<0.01)。结论在92例患者中,对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及时进行血小板配型并建立档案,加强医院与血站的信息沟通,可明显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