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麻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183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出院后复查支架塌陷情况、位置和形态、夹层假腔直径情况、内漏等并发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结果 183例患者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ICU留观时间为(3.08±1.93)d,平均住院时间为(7.08±1.67)d,术后30 d病死率为1.09%;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塌陷、移位,形态正常,未出现夹层复发、破裂和逆向撕裂,未发现长期存在的内漏。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其中3例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为97.82%,生存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空洞型肺癌的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空洞型肺癌患者的PET-CT表现,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空洞型肺癌间的差异及病理类型、空洞壁厚度最大径、肿瘤最大径对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 max)的影响。结果35例患者中,鳞癌15例,腺癌20例,鳞癌组SUV max为13.51±4.73,显著大于腺癌组(8.50±4.27),P<0.05;而鳞癌组空洞壁厚度最大径及肿瘤最大径均显著大于腺癌组(P值分别为0.001、0.043),两者之间空洞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洞壁厚度最大径分组(<0.5 cm,0.5~1.5 cm,>1.5 cm)及肿瘤最大径分组(<3 cm、3~5 cm,>5 cm)中,SUV 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35,P<0.001;F=6.568,P=0.004)。结论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对空洞型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SUV max与病理类型、空洞壁厚度最大径以及肿瘤最大径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硒酸酯多糖联合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56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服硒酸酯多糖胶囊。观察两组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经6周治疗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酸酯多糖是改善RA疼痛症状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协同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的不同T2信号的子宫肌瘤行CEUS定量分析及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成像。方法对16例行HIFU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I T2WI信号不同分为高信号组(n=6)、等信号组(n=4)、低信号组(n=6),于HIFU治疗前行CEUS并利用SonoLiver CAP软件对其行定量分析,以子宫肌瘤与周围肌层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行DVP参数成像构建。结果 3组峰值强度、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分别为:高信号组为(235.40±35.46)%、(22.80±3.16)s、(25.09±2.44)s、(125.78±27.63)s,等信号组为(71.97±2.43)%、(24.85±3.22)s、(32.81±3.92)s、(66.52±3.48)s,低信号组为(16.17±2.83)%、(25.42±2.66)s、(32.82±3.76)s、(64.27±3.33)s,3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信号、低信号组子宫肌瘤的DVP曲线主要表现为未消退型和负向型。结论 CEUS参数成像分析和DVP参数图可直观、动态、定量地反映不同T2信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差异,为HIFU治疗子宫肌瘤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效果,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PAE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PAE术治疗11例BPH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以上,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容积(PV)、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水平变化。观察其中3例肱动脉入路行PAE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PAE术远期临床成功8/10例。术后36、48、60个月分别有10例、10例、7例获随访,各时点患者IPSS、QOL评分、PV、Qmax、RU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肱动脉入路患者均完成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缓解1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AE治疗BPH远期效果确切。肱动脉入路有助于栓塞双侧前列腺动脉,值得临床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Stanford 245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相关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51)和非谵妄组(n=194)...  相似文献   
7.
贲门切除后贲门功能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对90例因食管,贲门癌而行贲门切除的患者,根据胃食管抗返流机制施行了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式重建贲门的功能。术后对40例患者行食管内测压,上消化道吞钡透视,食管返流观察,胃镜检查及随访12个月。本组所有手术患者的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肺部体循环CTA在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寻找靶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咯血患者根据介入栓塞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CTA组(n=27)和DSA组(n=21)。CTA组术前行肺部体循环CTA检查,将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MPR、MIP和VR显示可能参与病灶区供血的动脉,根据CTA图像行DSA及介入栓塞治疗。DSA组直接行DSA及介入栓塞治疗。记录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时间、短期(1个月内)和长期(1个月~1年)复发率。结果对48例咯血患者均成功栓塞。CTA组和DSA组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31.29±6.37)min、(36.61±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5)。CTA组和DSA组短期复发率分别3.70%(1/27)、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P=0.022);长期复发率分别为7.41%(2/27)、14.29%(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9,P=0.37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截瘫、皮肤局部坏死、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肺部体循环CTA可准确定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出血动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短期复发率,为介入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FLL)患者,均接受高场MRI检查,记录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DC)。均接受肝叶切除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D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在85例FLL患者中,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HH者28例(32.9%)、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者18例(21.2%)和肝细胞癌(HCC)者39例(45.9%);在b值=50 s/mm2、b值=400 s/mm2和b值=1000 s/mm2时,HCC病灶ADC值分别为(2.41±0.20)×10-3/mm2/s、(2.02±0.19)×10-3/mm2/s和(1.73±0.15)×10-3/mm2/s, FNH病灶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