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静脉内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硫酸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48 h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1组(B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2组(C组).3组患者均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0.017 mg/(h·kg)维持治疗,B组给予硫酸镁0.007 g/(h·kg)持续静脉泵入,C组硫酸镁0.014 g/(h· kg)持续静脉泵入;常规治疗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输入14 d并每日检测血清Mg2+浓度、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6个月后随访并记录患者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Extended(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用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A、B、C组血清Mg2+浓度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13例、B组7例、C组6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组患者6个月后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09、4.667,6.222、6.109,P均<0.05);B组与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静脉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硫酸镁用量亦可起到改善血管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且术后发现脑缺血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PO皮下注射,剂量为3000IU,连用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入院当天、EPO/生理盐水治疗后1、2、3、4、5周各进行一次评分.利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缺血当天及缺血后1、2、3、4、5周时2组患者脑缺血面积. 结果 治疗第3、4、5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9.4±1.9)vs(11.3±2.3)、(8.7±1.7)vs(10.8±2.2)、(7.9±1.6)vs(10.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第3、4、5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百分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值分别为(21.6±4.1)%vs(16.8±3.1)%、(27.5±5.3)%vs(18.9±3.3)%、(32.8±5.5)%vs(19.5±3.4)%. 结论 EPO能够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重建的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0岁.一个半月前工作时钢丝弹射入左颞前部致伤,通过X线透视定位后完整取出头皮下钢丝,术后半月出现左颞部吹风样杂音并日渐明显,故来诊.查体:左外耳道上方约3cm处见一长2cm横行陈旧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蛛网膜下隙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早期脊髓损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蛛网膜下隙移植组38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隙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静脉移植组32例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6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三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进行评定.同期随访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感觉功能恢复更为明显,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130.9±41.6)、(131.2±22.7)分]均显著提高,与同期对照组[(109.3±3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未出现明显提高;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患者仍有明显恢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隙移植组感觉功能评分[(151.6±46.9)分]较同期静脉移植组[(134.6±40.7)分]有显著提高(P< 0.05).随访各项检查结果中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途径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均安全,近期疗效确切,但蛛网膜下隙注射途径优于静脉注射途径,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6.
我科设计了一种包头带(专利号:ZL2007300079029),介绍如下. 1.构造与原理:如图1示,包头带由一主带(A)与五条副带(B)构成,每条副带外侧面有不同高度对应一致的三个绳孔(E).主带两端的内外面分别有一条用于固定的粘贴(C),绳子(D)用于穿过每条副带的一个绳孔以固定副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