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更法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08-108
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心电图表现 T波高耸:T波高耸是最早的心电图改变,可发生在ST段升高之前。所谓T波高耸,是指面向梗死的导联上T波幅度增大,在前壁梗死时尤其明显,多以VB导联为著。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260例脑卒中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6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腰穿等检查证实。男性150例,女性110例,年龄分布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咯地尔;对组照应用降纤酶联合银杏达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显效率87.96%,与对照组80.60%及54.8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咯尔地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癫癎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步录像脑电图(Video-EEG或V-EEG)俗称视频脑电图,集脑电、行为、声音三者于一体,能记录并回放同步出现的脑电活动与临床表现,因此可更有效地用于癫癎的诊断与分类,了解癫癎发作频率与发作规律,确定癫癎灶及癫癎放电的传播,鉴别心因性发作和评价抗癫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2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发病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临床早期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者,CT、MRI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应行DSA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瘙痒和发作性疼痛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的少见疾病,近年MS在临床上日渐增多。但MS伴发作性瘙痒比较少见,而MS患者在同一皮肤感觉区域内既有发作性瘙痒,又有发作性疼痛的两种感受,在临床上实属罕见。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现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顶山矿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方法采用逐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901例平顶山矿区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2901例研究对象代谢综合征患者598例,患病率为20.6%。结论平顶山矿区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已构成威胁矿区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260例脑卒中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6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腰穿等检查证实。男性150例,女性110例,年龄分布在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260例脑卒中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意识障碍患者脑电图的临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5例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及愈后情况。[结果]意识障碍患者的愈后与脑电图频率的快慢周期的长短及波幅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结论]脑电图对意识障碍程度的判断非常重要,经采取积极的措施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