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确诊时间 2 4 h以内者仅 2例 ,确诊时间大于 2 4 h者 12例 ;一期食管修补、带蒂胸膜覆盖术 3例 ,治愈 1例 ,治疗失败 2例 (其中 1例死亡 ,1例延期行结肠代食管术后治愈 ) ;行破裂段食管切除、胃 -食管吻合术的 5例全部治愈 ;保守治疗 6例 ,治愈及死亡各 3例。结论:早期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发病 2 4 h以上者 ,如全身情况允许 ,破裂段食管切除、胃 -食管吻合术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130例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胸腺肿瘤中约20%并发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病例80%有胸腺异常。1977年3月至2005年2月我们采用胸腺摘除加纵隔脂肪组织清除术,取得一定疗效,现对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包虫病是棘球蚴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包虫囊肿累及胸壁者约占胸部包虫病的0.09%。由于临床上罕见而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1983年1月至2002年5月.我们共诊治胸壁包虫囊肿患者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3 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77年 3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 2 3 8例。其中胸腺肿瘤 10 4例 ( 4 3 7% ) ,并发重症肌无力 19例 ,发生危象 9例 ;畸胎类肿瘤 3 9例( 16 4% ) ;神经源性肿瘤 3 5例( 14 7% ) ;胸内甲状腺肿 2 6例( 10 9% ) ;纵隔囊肿 17例 ( 7 1% ) ;其他肿瘤 17例 ( 7 1% )。结果 :2 3 8例中彻底切除 2 3 1例 ( 97 0 0 % ) ,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 ,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 1例 ( 0 4% ) ,2 3 7例痊愈。结论 :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 ,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政治课教师要注意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当作能动、独立自主的主体,鼓励他们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辨析问题,促进学生探求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昌明  朱红 《中国数字医学》2013,(7):103-104,112
LINQ是一种新的数据访问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不同类型的数据源中查询和更新数据的统一编程模型,提高了编程的效率,降低了访问数据的复杂度。介绍了LINQ的特点、作用及其在开发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Denali和Celect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难易程度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Denali或Celect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Denali组101例,Celect组95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回收过程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Denali组、Celect组分别有87例(86.1%)、75例(78.9%)尝试回收,回收成功率分别为98.9%(86/87)、97.3%(73/75)(P>0.05)。Denali组滤器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elect组[(95.8±44.5) d对(73.6±38.2) d,P=0.001)]。Celect组有更多患者需结合其他技术取出,通常更多需通过颈部和腹股沟入路双向进行,相应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高于Denali组[(67.2±17.8) min对(58.5±18.9) min,P=0.003;(15 539.4±6 082.6)元对(13 127.5±3 252.6)元,P=0.002],但对比剂用量未明显增加。CT评价显示Celect组倾斜、穿透发生率均较高(P<0.001)。 结论 Denali滤器相对Celect滤器体内留置时间更长,取出时需应用额外回收技术概率较小,滤器倾斜和穿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诊断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7例,平均年龄(59±16)岁.利用肺动脉CT血管造影、肺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筛查肺栓塞,并评估其肺栓塞程度.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70例发生肺栓塞,总体发生率为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范围(x2=17.286,P=0.004)、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x2=15 602,P=0.008)对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有影响.年龄(x2=7.099,P=0.260)、性别(x2=7.014,P=0.067)、明显血栓危险因素(x2=3.335,P=0.345)对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无影响.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栓塞的程度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范围的扩大和部位的增加而加重,髂股静脉血栓(OR =6.172,95% CI:1.590 ~ 23.975,P=0.009)、双下肢深静脉血栓(OR=7.140,95% CI:2.406 ~ 24.730,P=0.001)是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发生严重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高危患者应更加注重肺栓塞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简称miRNA)参与众多生理病理过程,而且在血清、血浆等体液中稳定存在,可以作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可以携带miRNA到达并进入受体细胞从而介导细胞间的交流。因此,miRNA的研究将能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新机制,而循环miRNA也有望成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