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角蛋白抗体(AKA)与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anti—CCP,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RF、anti—CCP、AKA在RA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8.75%、86.25%、67.50%.在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9.22%、15.69%、25.49%,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者对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anti—CCP:86.25%,88.73%;AKA:67.5%,81.69%;RF:88.75%,71.83%。三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可达94.37%,阳性预测值可达92.60%。结论:anti—CCP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anti—CCP、AKA与RF可明显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 6 14例健康查体进行了ASL定量测定 ,并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在本年度对非体力劳动职工和儿童健康查体中 ,以随机方式抽出肝功、血糖、血脂、尿素氮正常者 6 14例 ,其中 8~ 15岁以上者 10 7例 ,16~ 35岁者191人 ,36~ 5 0岁者 116人 ,5 0岁以上者 2 0 0人。1.2 方法 :散射比浊法。用德国BEHRING公司生产的BN - 10 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试剂随仪器自带 ,每次检测同时做质控。2 结果与分析2 .1  6 14例健康体检者ASL检测结果见附表。正常参考范围 0~ 2…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仪器设备及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的运用,临床检验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检验工作效率及质量得以提高,检验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儿童门诊-直以发热儿童就诊率最高,发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多出现于众多疾病的早期。患儿不能用语言或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之处,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更加简易、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以便患儿尽快得到正确治疗解除病痛。WBC计数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但WBC计数影响因素很多,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30岁。结婚4年,其妻怀孕3次,第1胎怀孕3个半月时阴道流暗黑色分泌物,经B超检查为死胎,行人工流产;第2胎怀孕50天时阴道流血,经药物保胎治疗至5个月后,自然分娩一胎,男性,表型正常,存活时间不长即死亡;第3胎孕50天时有阴道出血,经药物保胎到印天时,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低密度脂蛋白(LDL)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沿海居民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心脏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100例心脏手术患者,其中40例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4、8、30 d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即刻与术前相似,此后迅速上升,24 h达到高峰.然后开始随病情的恢复逐渐下降,术后8 d尚未降到术前水平,术后30 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分级之间BNP差异显著,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55,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122,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呈较好的相关性,能敏感而特异地反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诱导的变应性哮喘(简称哮喘)模型鼠脾脏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中TLR2和TLR4 mRNA的表达与该组织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分泌的细胞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TLR2和TLR4 mRNA与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管家基因(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gene,HPRT)cDNA的荧光域值循环数(Ct),分别记为Ct2、Ct4和CtH,计算Ct2、Ct4与CtH的比值(Ct2/CtH、Ct4/CtH)为标本的TLR2和TLR4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采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随后将单克隆抗体和高尔基体转运阻断剂结合,检测CD4+T淋巴细胞胞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哮喘组小鼠Ct2/C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0.04,1.35±0.11,P<0.01),哮喘组TLR2 mRNA表达下调;对照组与哮喘组小鼠Ct4/C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8±0.06,1.01±0.04,P>0.05);对照组与哮喘组小鼠IFN-γ和IL-4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分别为(20.83±1.32)%,(31.78±2.54)%;IL-4分别为(2.04±0.24)%, (5.91±0.83)%,P<0.05和P<0.01],哮喘组脾脏CD4+T淋巴细胞IFN-γ和IL-4分泌增加。对照组与哮喘组小鼠IFN-γ/IL-4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30±1.05,3.58±0.39,P<0.05)。结论变应性哮喘模型鼠脾脏巨噬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无变化,但TLR2 mRNA的表达下调;在哮喘模型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IFN-γ/IL-4比值降低。TLR2 mRNA表达的下调与IFN-γ和IL-4分泌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