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2013年10月15日,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中学水痘疫情报告,经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截止11月15日累计报告病例12例,患者均已痊愈,观察最长潜伏期,无续发病例报告,予以结案。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来源发病资料来自医院报告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近年随着对丙肝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危害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杭州市西湖区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1997—2011年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1]。随着我国免疫规划工作不断深入,疫苗的种类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增加,免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AEFI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为评价AEFI发生情况,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对杭州市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西湖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西湖区共报告481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14/10万,2005年和2008年分别高达21.48/10万和37.10/10万。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分布在三墩镇、蒋村文新街道;小于1周岁、20~30岁、3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8.0%、26.4%和20.2%;8月龄~1周岁常住儿童无麻疹免疫史的占58.62%,流动儿童无免疫史的占61.54%。结论西湖区麻疹年发病起伏较大,每年呈周期性分布,城乡结合部、1周岁以下、20岁以上人群高发,需加强儿童常规及时接种及成人强化接种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杭州西湖区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湖区1997—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戊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戊肝疫情近年有波浪式升高趋势,近3年年均发病率达8.22/10万,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12—4月为发病高峰,占50.71%,街道高于乡镇,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占60.40%,职业主要见于干部职员,其次为工人、离退人员。结论:应重视戊肝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大戊肝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湖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疫情总体均呈平稳流行态势,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9.02/10万;病毒性肝炎病例男性多于女性,街道高于乡镇,主要为工人、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20~49岁年龄组占70.77%;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率最低,年均发病率为1.75/10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19.40/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85/10万;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发病总体呈上升态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3.95/10万上升到2011年的10.49/10万。 结论 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成效明显,但应调整和优化甲、乙肝免疫策略,加大戊肝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