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对112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的穿刺针进行细菌培养,探讨培养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大小、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本资料112例培养阳性结果5例(4.4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阳性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明显相关(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穿刺针放置部位和穿刺针留置时间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关于门诊患者和各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已有多篇报道[1-5],而从门诊医生签发住院证至患者住进病房内这一段时间,患者的心理波动很大,表现为多种心理特征。为探讨此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各项护理措施,作者观察了此段时间内的患者2 200例,现将其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血肿是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由于患者意识障碍,机体大量分泌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等,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1].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且效果较好等优点,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引流管是颅内与外界的开放性通路,当护理不当时易造成颅内感染.我科2005-01~2009-12对112例高血压和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颅内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1],其出血原因可由鼻部疾病因素所致,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在鼻腔的表现所形成。轻者涕中带血,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重者可因大出血引起休克。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塞来势凶险,病死率较高,正确的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元月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4~84岁,平均59岁。前壁梗塞20例,下壁梗塞7例,高侧壁梗塞1例。经治疗,除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外,其余均临床治愈。2观察要点(1)心前区有无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疼痛伴大汗及烦躁不安,有无硝酸甘油治疗无效的心绞痛;(2)生命体征及心率、心律变化;(3)意识、周围及循环灌注情…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3%[1].近年来食管癌伴糖尿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 而手术作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该类患者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38例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总结了围术期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尿激酶在下肢动静脉血栓溶栓过程中的凝血功能指标,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监测介入溶栓术前、术后2h、12、24h病人PT、APT、TT和Fib含量等。结果:监测指标均在溶栓要求范围内。结论:严密监测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能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士兰 《光明中医》2011,26(7):1461-1463
饮食调理和药食配伍,是中医治疗学的一大特色,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而且能调治疾病,尤其是对慢性疾病和重病的恢复期,合理运用饮食调护,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9.
张士兰 《中医正骨》2002,14(8):55-55
自1998年7月以来,我院在局部麻醉下行颈椎体次全切除Casper钢板内固定术17例,其中陈旧性脊髓骨折脱位所致脊髓神经受压5例,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8例,颈椎间盘破裂掉入椎管2例,局限性颈椎管狭窄症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缺陷,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发生的77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缺陷定性以一般差错和疏忽为主,用错药居缺陷发生之首,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是发生缺陷的高危科室,护士及助理护士是发生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针对护理缺陷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