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脑卒中病人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为80%,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003年9月我科接收了1例痉挛性瘫痪已达3个月的腑出血病人,永我院后给予一对一的个体化功能锻炼,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腺肽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肽为从猪胸腺内提取的一种多肽混合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平衡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因多发性软组织肉瘤术后给予生理盐水250m l、胸腺肽40m g,静脉滴注,滴速为45滴/m in,1 h后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霉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以及引起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1995~2004年10年间我院NICU侵袭性霉菌感染病例,分析霉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氟康唑的疗效。结果(1)同期NICU收治的1 854例患儿中32例发生霉菌感染,发生率为1.73%,死亡12例,病死率37.5%;(2)发生霉菌感染的时间平均为入院后(10.4±7.3)d,表现为霉菌性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肺炎,症状包括发热(68.8%)、反应差(71.9%)、呼吸增快(81.3%)或呼吸暂停(46.9%)、腹胀(31.3%)、胃肠营养不耐受(25%)、休克(25%)、皮疹(18.8%)、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5.6%);(3)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低出生体重和机械通气是发生霉菌感染的高危因素(χ2=10.68,P<0.005;χ2=36.2,P<0.005);(4)病原学检查结果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8例(87.5%);(5)接受氟康唑治疗患儿预后优于非氟康唑治疗者(χ2=7.03,P<0.05)。结论霉菌已成为NICU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的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引起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早产、极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氟康唑是一种有效的抗霉菌药,适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 (CV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般起病急 ,恢复慢 ,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 ,常因反复多次住院 ,增加病人单位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 ,大量病人不能住院治疗 ,他们希望在家能得到治疗和护理 ,以促进身体康复。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们对 8例CVD病人用整体护理模式即生命—心理—环境护理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家庭护理 ,报告如下。1 病人资料8例CVD病人男 6例 ,女 2例。年龄 63~ 82岁。脑出血 3例 ,脑梗死 5例。均经CT确诊 ,治疗稳定后出院。出院时情况 :左侧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例1张某,女,57岁.主因胸闷,心区不适就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10分钟后患者主诉头晕,心区不适,减慢输液速度,约5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加重,全身瘙痒,即之腹部出现大片荨麻疹,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苯海拉明20mg肌注,分别静注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g.10分钟后,以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新概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认识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儿科加强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OF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组304例患儿,符合SIRS标准252例,占82.9%.原发病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在SIRS和MODS病程发展过程中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肝、肾、胃肠道和脑等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最终进展为MODS共65例,占25.8%。MODS的病死率为43.1%(28/65)。发生MODS的高危因素为入院危重评分<75分,明显高代谢反应和合并C反应蛋白,而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SIRS和MODS是小儿加强医疗病房中常见病症,病死率较高。SIRS和急诊学组制定的MOF诊断标准简单实用,但应根据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倡议将MOF更名为MODS。SIRS和MODS进展至器官功能衰竭前存在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应予高度重视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的高危因素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的患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统计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12年间收治的CLD患儿,总结患儿的出生体重、性别、有否围生期窒息、孕周、原发疾病、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浓度、吸气峰压、呼吸暂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1)12年间NICU收治的922例早产儿中,发生CLD52例,发生率为5·64%。出生体重1501~2500g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1001~1500g)和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g)CLD发生率分别为2·37%、12·09%和23·5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42·92,P<0·01)。(2)出生体重≤1500g,有围生期窒息,胎龄≤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吸氧浓度≥60%,动脉导管未闭,呼吸暂停,气胸,感染是CLD的高危因素,而性别,吸气峰压与CLD无明显关系。结论早产儿CLD是由多种因素所致,需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护理偏瘫、尿失禁及长期卧床病人时,常因小便处理不当污染皮肤、床铺,易发生褥疮。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量。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自制了一种适用于多种体位的男式接尿装置。通过临床实践,这种接尿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既解决了尿湿床铺的问题,又保持了病人皮肤的干燥清洁,对预防褥疮起到了好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一直沿用至今。1材料与制作方法1.1用500ml矿泉水瓶一支,由底部向上剪去1/2,毛边用纱布包裹后再用医用橡皮膏粘好,防止毛边擦伤皮肤。瓶口用输液瓶橡皮塞塞紧,橡皮塞周边返折于矿泉水瓶口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在急诊患儿危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法,对2015年4月至6月我院急诊重症患儿(收ICU 176例)及轻症患儿(好转返家352例)进行分析,分别进行PEWS,比较两组分值,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重症组患儿PEW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3.24±1.24)分 vs.(0.66±0.42)分;t=28.43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可信区间为0.810~0.889(P<0.05),最佳临界分值为3.5分。结论 PEWS评分对评估儿科急诊患者病情、及时识别危重患儿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是一种较少见的消化道畸形,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十二指肠部发育障碍引起先天性十二指肠内梗阻,本病的发病率为1/5000到1/10000~([1])。十二指肠闭锁后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高位消化道梗阻,患儿多在短期内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2])。手术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唯一有效的方法~([3])。2016年我院首次收治1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患儿,由于患儿年龄小,合并其他病症,病情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