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巨泌乳素测定在高泌乳素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和110名健康体检者的皿清进行泌乳素值测定,然后用聚乙二醇(PEG)处理,再次测定其泌乳素水平,根据其回收率来区分真高泌乳素血症和巨泌乳素血症。结果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巨泌乳素血症检出率[22.50%(36/160)]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中巨泌乳素血症的检出率[0.91%(1/110)](P〈0.01)。真高泌乳素患者经溴隐亭治疗后,泌乳素水平有所下降,临床症状有好转。结论用PEG沉淀法区分真高泌乳素血症和巨泌乳素血症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双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均使用双极电凝处理两侧子宫血管,主骶韧带双极电凝后单极电凝切开,阴道穹窿单极电凝切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6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均得以顺利完成,无膀胱、输尿管的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1.25±16.57 min,术中出血量80.26±24.36 mL。结论:单、双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使用碘仿纱条阴道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CINⅡ-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leep手术组50例(1eep术组),leep术后使用碘仿纱条阴道填塞组52例(1eep术+碘仿组),术后阴道塞碘仿纱条3d取出.观察两组愈合、术后排液、出血、感染发生、创面愈合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术后两个月随访,leep术+碘仿组术后阴道流液、出血情况处于leep术组,术后随访一个月时,leep术+碘仿组创面愈合率(96%),高于leep组,无一例感染。结论leep术后使用碘仿纱条可减少术后阴道排液、出血的发生.缩短愈合时间,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是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70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2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一定范围内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EEP环切电刀在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56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7.5%(546/560),平均时间3min,出血量5.2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四芳 《吉林医学》2009,30(22):2913-2914
卵巢肿瘤蒂扭转为常见妇科急腹症。约10%卵巢肿瘤并发蒂扭转。蒂扭转一经确诊,应尽快剖腹手术。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自2004年月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4例,其中5例进行了保守性手术,保留了患侧卵巢正常组织及输卵管。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