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颈部吻合与胸内器械吻合两种术式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分别对颈部吻合术192例,胸内器械吻合术203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灶上缘与上切缘之间的长度:颈部组平均8.5 cm,胸内器械组平均6.0 cm。(2)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颈部组0例,胸内器械组4例(1.97%)。(3)多源癌灶发病率:颈部组6例(3.13%),胸内器械组3例(1.48%)。(4)手术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在颈部组与胸内器械组分别为9例(4.69%)、12例(6.25%)与1例(0.49%)、2例(0.99%)(P<0.01和P<0.005)。(5)手术死亡率:颈部组6例(3.13%),胸内器械组1例(0.49%)(P<0.05)。结论颈部吻合较胸内器械吻合切除范围大,清除淋巴结彻底,而胸内器械吻合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3.
老年食道癌常见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老年食道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探讨老年食道癌手术病例的选择,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152例老年食道癌病例手术前后全部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2.63%)。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41%,其中呼吸衰意7例(4.61%),心律失常36例(23.68%),其他并发症20例(13.16%)。术前统计74例有重度吸烟史.15例有慢性支气管炎史,34例体型肥胖,12例肺功能FEV〈60%(其中6例合并MVV〈60%)。结论: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症,如估计能根治的食道癌无重度吸烟和慢性支气管炎史,体型正常,肺功能无严重降低.重要脏器无严重病变,可选择手术治疗,并通过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功能严重降低者可选择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的术式(如非开胸食道内翻拔脱术).不能轻言放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方面的疗效.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采用进口吻合器治疗75例病人、国产吻合器治疗1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口吻合器组未发生吻合口瘘及机械故障,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1.33%);国产组亦未发生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2.03%),机械故障2例(1.35%).结论进口和国产吻合器均安全有效,而进口吻合器更优.  相似文献   
5.
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加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Ivor Lewis手术)具有暴露好、切除率高、根治程度高的特点[1,2],是食管中、下段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但是该术式同时有胸腹两个切口,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胸腹式呼吸均受到限制,并且影响术后咳嗽排痰等呼吸道管理,不利于呼吸功能恢复.本院于2010年7月~2011年3月,对27例Ivor Lewis术式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游离胃,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典钿  夏洪  冷云华  陈宏俊  夏漫辉 《江苏医药》2012,38(21):2601-2602
目的 探讨腹腔镜Ivor Lewis术式和Sweet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0月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214例,其中采用腹腔镜Ivor Lewis术式59例(A组),Sweet术式155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228.2±42.3) min vs.(166.5±39.6) min,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10.2% vs.31.6%,(P<0.05)],A组胸部,特别是上纵隔及喉返神经链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Ivor Lewis术式较Sweet术式根治性强,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加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Ivor Lewis手术)具有暴露好、切除率高、根治程度高的特点[1,2],是食管中、下段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因其能够加行上纵隔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术)[3],近年来得到不断推广.我们为减小此类术式的创伤,在不影响食管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引入腹腔镜游离胃,做到了局部微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58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结果:本组共有术后肺部感染患者46例(8%),术后因为肺部感染加重导致呼吸功能衰竭9例,其中5例最终死亡,病死率5/46。其中年龄〉60岁33例,年龄〈60岁13例(P〈0.01)。长期吸烟39例,不吸烟7例(P〈0.01)。术中呼吸道管理不善所致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9例,喉返神经损伤致肺部感染4例,术后存在反流致肺部感染10例。轻度或无通气功能障碍6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0例。结论:导致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否长期吸烟史、术前通气功能障碍、术中呼吸道管理不善、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以厦术后胃食管反流等,应针对上述原因于食管癌围手术期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7例,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脏及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器械吻合.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残胃、脾脏、胰尾移入胸腔,食管-残胃器械吻合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可以作为消化道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胸和经腹两种术式切除贲门癌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分别对贲门癌经胸切除242例和经腹切除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灶上缘与上切缘之间长度:经胸组平均7.5cm,经腹组平均3.75cm。(2)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经胸组1例(0,41%),经腹组4例(2.90%)(P〈0.05)。(3)手术并发症:术后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在经胸组高于经腹组(均P〈0.05),且在60岁以上患者中,此差异尤为明显(均P〈0.005)。(5)手术死亡率:经胸组2例(0.83%),经腹组无死亡。结论贲门癌切除经胸术式具有较好的手术切除范围,能减少切缘癌残留的发生串;而经腹术式能减少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