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痹康胶囊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静雯  曹永孝  刘静  贺建宇  张克洲 《中成药》2006,28(8):1200-1202
克痹康胶囊是西安阎良630类风湿病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当归、黄芪、牛膝、地龙、红花等组成,有祛风化湿、温经止痛、清热通络的功能,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本文主要对克痹康胶囊进行主要药效学研究,观察其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1材料1.1药物克痹康胶囊药粉(西安阎良630类风湿病医院,批号021028,每1 g相当于生药4.4 g);强的松(西安大庆制药厂,批号021128);阿司匹林(陕西省白鹿制药厂,批号010117);卡介苗(陕西省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0211031)。1.2动物SD♂大白鼠,体重180~220 g,合格证号陕动证字08-005号;ICR小白鼠,18~22 g,♀♂…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4岁。以"发热、皮疹伴多关节肿、痛、僵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热,体温37.5℃,伴咽痛不适,无关节肿痛、皮疹,无尿急、尿频、尿痛及腹痛、腹泻等不适,在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抗生素(药名不详)1周余,无效,体温39℃,发热时伴有右膝、双肩及双手指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用类风湿药酒(以下简称药酒,主要成分黄藤)治疗1例合并有硬皮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患者时,意外地发现硬皮病也随之缓解,特报告如下:患者温姓,女,17岁,青铜峡人。1991年4月8日患者因四肢关节肿痛僵感、部分关节功能受限7年余,并双手背侧皮色加深,变硬2年入院。7年前患者出现四肢关节肿痛及僵感,累及双手腕、肘、膝、踝关节。近两年双手背侧皮色加深,  相似文献   
4.
5.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关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原因不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随病程的进展相当部分患者可因关节强直、畸形而丧失劳动、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残废。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我院自1979年以来,采用以雷公藤为主要成分泡制的类风湿药酒治疗区内外类关炎患者近20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990年收治的218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18例患者中,男62例,女156例,男:女为1:2.5,其中儿童类关炎13例,占6%。患者年龄最小6.5岁,最大66岁,平均39.1岁,40~60岁的  相似文献   
6.
反应性关节炎(ReA)是继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一种以无菌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年男性。笔者自2003年始收治36例ReA,应用克痹康药酒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四肢关节肿痛、皮下结节、反复腮腺肿大8年,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1997年3月双手指肿痛,握不住拳,1998年全身肌肉疼痛,起床费力,蹲站费力,消瘦,无发热。1999年双手近指关节肿痛,双腕肿痛,握不住拳,无力,渐有肘、膝关节肿痛,手指端遇冷皮肤发白。2000年11月手指皮肤紧绷,弹性差。手指关节、手背、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处有黄豆大结节,反复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疼痛、口干。2001年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RF1∶128( ),ANA1∶10( )、抗SSA( )、抗SSB( )、抗-dsDNA阴性。双手正位X片显示左手第2、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克痹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降植烷诱导DA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克痹康对DA大鼠体重、关节炎记分、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类风湿因子(RF)等级以及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克痹康1.0g/kg、0.5g/kg和0.25g/kg组发病率和关节炎记分显著降低;克痹康1.0g/kg组和克痹康0.5g/kg组NO浓度和模型组比显著降低;克痹康1.0g/kg组RF浓度等级明显降低。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克痹康能显著降低滑膜炎和关节炎记分。结论:克痹康能明显改善降植烷诱导DA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9.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如果能有一批关注糖尿病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一起分享控制糖尿病的方法,群策群力对抗疾病,将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各级糖尿病学会(协会)和糖尿病患者组织无疑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