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有效安全的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和环磷酸腺苷(cAMP)缓释组织工程支架,使药物缓慢稳定释放,降低局部应用时对神经的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和轴突的再生。方法:应用电纺丝技术制作的含ChABC及cAMP的聚碳酸亚丙酯及壳聚糖缓释组织工程支架,分析支架直径、载药量、包封率等参数,然后以磷酸盐缓冲液为体外释药介质观察组织工程支架的药物释放速度、药物的失活率及支架的降解速度。结果:ChABC和cAMP缓释组织工程支架在聚碳酸亚内酯质量浓度为8%、电压为10~15 kV、距离为15~20 cm时可以纺出纤维直径约3μm的平滑支架,单纯聚碳酸盐内酯纤维光滑,直径均一,壳聚糖微球光滑,聚碳酸亚内酯与壳聚糖混合后电纺丝形成的支架呈串珠样结构,其能缓慢持续释放有活性ChABC和cAMP,12 d后支架降解失重率约7%。结论:应用电纺丝方法成功制备含ChABC及cAMP的聚碳酸盐内酯及壳聚糖组织工程支架,其药物稳定释放,局部应用无神经刺激,可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靶向管控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诊疗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住院的168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将应用ICP监测的sTBI患者设为试验组(88例),同期未应用ICP监测的sTBI患者为对照组(80例)。对2组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出院时GOS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治疗时长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甘露醇的使用时长及总量均显著降低,住院及NSICU治疗时长显著减少,而预后良好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和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创ICP监测下的靶向管控对于sTBI患者可以动态监测患者ICP变化,及时评估病情,更有效地控制甘露醇的使用,显著降低住院时长,提高患者预后,降低颅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760名新兵集训期间心理应激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0名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测评。结果集训前后新兵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新兵常模(P<0.01)。集训后新兵SCL-90中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均明显低于集训前(P<0.01)。集训前,城市籍新兵SCL-90各因子中,除强迫症状外其余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农村籍新兵(P<0.01);集训后,城市籍新兵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阳性项目数因子分与农村籍新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集训前,大专文化程度新兵除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外,与高、初中文化程度新兵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集训后,初中文化程度新兵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大专和高中文化新兵(P<0.05,P<0.01)。集训后,新兵SAS总分(22.35±4.05)和SDS总分(28.24±7.54)均明显低于集训前(P<0.01)。结论集训有利于改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兵源来源及文化程度对新兵的心理应激状态有一定影响,要特别关注有敌对和偏执趋向新兵的心理状态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