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状态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BeAg阴、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水平与CD8 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与CD4/CD8比值之间存在负相关,γ值分别为0.567,-0.601,均P<0.01;与总T、CD4 T淋巴细胞比例无相关关系.HBeAg阳性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与总T、CD4 T、CD8 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关系.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似了解细胞免疫在乙肝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4例各型乙肝病人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急性乙肝组CD4 比例升高,慢性乙肝患者CD8 下降,所有乙肝患者CD4 /CD8 比值均高于正常人(P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在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同时使用肝爽颗粒6个月,而对照组不用肝爽颗料。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前胶原(PCⅢ)水平及肝脏硬度指标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HA、LN、CⅣ和PCⅢ值分别下降37.5%、34.2%、35.4%和39.9%,肝硬度值下降40.6%,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2.151、2.148、2.189、2.189,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爽颗粒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及降低肝硬度值,表明其有抗肝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降酶、保肝等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张丰晓  胡敬华 《吉林医学》2013,34(24):4995-4996
目的:观察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简称陀螺刀)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0例肝癌患者全程完成陀螺刀治疗。结果:部分缓解24例,无效5例,疾病进展者1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AA组69例,给予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和PR组69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治疗12 w,随访12 w。常规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CV RNA及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DAA治疗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35.2±6.2)U/L和(30.7±5.4)U/L,均显著低于PR治疗组【分别为(48.4±6.9)U/L和(45.4±6.1)U/L,均P<0.05】;DAA治疗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8.3%、95.7%和95.7%,均显著高于PR治疗组的65.2%、76.8%和76.8%(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PR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4±1.4)×109/L和(110.7±30.8)×109/L,均显著低于DAA治疗组【分别为(6.3±1.3)×109/L和(208.3±30.2)×109/L,P<0.05】;在治疗期间,DA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PR组的84.1%(P<0.001)。结论 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高,疗效好,而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对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和肝肾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感染科118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n=59例)和对照组(n=59例),观察组给予TDF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ETV)治疗.治疗周期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5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26例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25例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2.3)d比(6.3±3.1)d、(3.7±1.5)d比(4.4±2.7)d、(4.1±2.7)d比(5.8±2.3)d、(4.9±2.2)d比(6.5±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痢疾是感染科常见的儿童疾病,患者年幼,不能表达,家属对大便性状多观察不仔细,感染科医师对肠套叠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很容易造成了临床小儿肠套叠早期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2],而且肠套叠是外科的急腹症,需尽早手术,误诊易延误手术时机,造成坏死的肠段切除。在临床诊疗中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因此有必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