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大鼠骨折愈合和骨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尼古丁组(n=40)、高尼古丁组(n=40)和对照组(n=40)。建立骨折愈合模型,于建模后第3、7、14、21天分别处死10只大鼠,采集桡骨骨折部位骨痂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骨痂厚度和成熟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建模后第3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骨痂厚度、成熟度及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第7、14、21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骨痂厚度和成熟度低于对照组(P〈0.05);低尼古丁组大鼠VEGF表达水平高于高尼古丁组(P〈0.05)。结论尼古丁减少骨痂形成,延缓骨折愈合过程,促进VEGF表达,且不同尼古丁剂量对VEGF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黄伟忠  廖苑妮  唐景云 《中外医疗》2013,(30):180+182-180,182
目的探讨微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用微量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葡萄糖测定。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微量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的检测,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血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通过微量血糖仪检测血糖的患者所需血量以及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还发现微量血糖仪组患者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自我检测以及饮食控制等依从性指标较全自动分析检测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血糖仪能显著减少患者糖尿病的痛苦,进行血糖检测时取血量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科室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0例正常体检人群HBsAg。结果血清标本、抗凝剂、试剂的选择、操作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灵敏度适合的试剂盒,得当处理标本,注意抗凝剂的选择,每一步严格操,重视复查HBsAg的阳性结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0例正常体检人群HBsAg。结果血清标本、抗凝剂、试剂的选择、操作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灵敏度适合的试剂盒,得当处理标本,注意抗凝剂的选择,每一步严格操,重视复查HBsAg的阳性结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