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种植义齿是一种新型口腔修复体,其目的不仅要恢复缺失牙齿的咀嚼功能,还需要满足其美观功能,达到外观上和天然牙齿形态相似,而牙龈及龈乳头在这里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测量及分析前牙单颗种植义齿牙龈乳头形态与变化,讨论牙龈成形及后期变化相关美学因素,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病例来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进行前牙单颗二段式西半柱状(BLB)种植修复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二段式柱状(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观察其成功及失败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共54颗牙列缺损行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进行3年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骨吸收及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30例共54颗种植体3年成功率达98%,满意度为90.7%,骨吸收量1个月、1年、3年分别为(0.52±0.20)mm,(0.74±0.25)mm,(1.02±0.31)mm。结论 BLB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形成良好,短期内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3.
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缺损是导致语言、吞咽、咀嚼功能障碍常见的颌面部畸形,多因肿瘤、外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功能和外形。1989年,Hidalgo^[1]首次报告利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重建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2-3],并成为修复该缺损的最好办法之一。本文就近年来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因受翼外肌牵拉,折断的髁状突端多向前内方移位,常需手术复位固定.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区域狭小,常规手术复位与固定操作较困难,创伤较大,手术费时,术后反应重,综合治疗欠满意.笔者采用颌下切口加耳屏前微小切口进行坚强内固定,共治疗13例髁颈下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廖宗生 《广西医学》2008,30(12):1958-1959
根管治疗中对根管的有效消毒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根管消毒方法(为药物消毒)需复诊1~3次,费时耗力;而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就诊时间,且疗效确切,成为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78颗患牙应用激光消毒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直丝弓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到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共2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牙弓的4个区左右配对随机分组,单数患者牙弓的左上区和左下区为试验组,右上区和右下区为对照组;双数患者分组与之相反。试验组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对照组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间隙。测量间隙关闭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间隙关闭速度为每月(0.98±0.03)mm,对照组为每月(0.79±0.03)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直丝弓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快,费用少、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一步滑动关闭拔矛间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共32例128个区,按就诊顺序将患者牙弓的4个区左右配对随机分组,单数患者牙弓的左上区和左下区为试验组,右上区和右下区为对照组;双数患者分组与之相反.试验组64个区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对照组64个区采用颊侧镍钛丝拉簧牵引关闭间隙.结果:最后纳入统计的试验组有56个区,对照组有56个区.关闭间隙速度试验组平均(0.96±0.04)mm/月,对照组平均(0.79±0.03)mm/月,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两组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治疗前后变化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一步滑动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快,费用少,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双颌前突22例共88象限区,采用镍钛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间隙。结果经过治疗最后纳入统计的80个区,关闭间隙速度平均0.99 mm/月,治疗前后尖牙牙根及牙槽骨高度吸收轻微。结论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速度快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超声洁牙对牙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洁牙对离体牙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112颗离体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超声洁牙.而对照组用手工器械洁牙,两组均有洁牙前后染色及裂隙记录.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将牙体磨片观察裂隙深度.结果:超声洁牙组洁牙后新增裂隙11条,对照组新增裂隙1条,洁牙后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超声洁牙组裂隙达到或超过釉牙本质界有6条,对照组为0.结论:超声洁牙对离体牙牙体组织造成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0.
腮腺良性肿瘤3种切除手术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宗生 《口腔医学》2009,29(7):391-392
目的比较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腮腺良性肿瘤,随机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三组病例均随诊1~12个月。结果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时间最短,改良式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时间相差不大;但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和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例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腮腺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的病例;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后Frey综合症发生率最少,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的病例复发率最少。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对肿瘤较大或边界不清应采用传统浅叶切除术;对肿瘤较小、边界清楚的尽量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或改良式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