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感染组(12例)和非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指标的差异,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2例(10.0%)。在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量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比观察。结果利用64层螺旋CT扫描,其中,门静脉癌栓24例、肝动脉血管变异3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5例,且64层螺旋CT扫描显示结果和血管造影结果一致。64层螺旋CT对介入治疗肝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晚期胰头癌患者60例,其中给予T管胆肠搭桥内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此为观察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管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晚期胰头癌的效果明显,并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晚期胰头癌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放置"T"管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是否可行。方法:将90例进行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放置"T"管组(对照组)45例,不放置"T"管组(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取石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5)d,患者无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2.2)d,3例患者发生胆漏。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不放置"T"管在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是可行的,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肝左外叶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9例肝左外叶切除病例中,肝断面出血300ml以上有27例,发生率7.1%;脾撕裂出血5例,发生率1.3%;术后胆漏10例,发生率2.6%;肝断面感染8例,发生率2.1%;左胸腔积液7例,发生率1.8%:结论在熟练细致的操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98.95±11.5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1.92±0.12)d],引流时间短[(2.43±0.19)d]、术后住院时间短[(7.8±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P〈0.05)。治疗组胆管压力术后第1天较术中升高[(14.89±2.57)mm Hg比(12.15±3.68)mm Hg](P〈0.05),而术后第3、5天胆管压力逐渐降低,术后第5天胆管压力降低至最低[(11.73±1.95)mm Hg];对照组术后第1天胆管压力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胆管压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与术后第1天比较,对照组的胆管压力术后第5天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1.03)mm Hg比(11.07±2.69)mm Hg](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HTD)对患者肝功能、血黏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LCHTD患者50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取石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 d,两组患者ALT、AST、TBI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ALB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1 d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浆黏度术后1 d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术后3 d较术后1 d明显降低,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 d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 d,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IgA、IgG、IgM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1 d,两组患者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HTD较传统开腹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损害小,能明显降低血黏度,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能更好地减少机体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肝门部胆管癌89例患者,按胆道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45例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相关指标、胆汁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ENBD组的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B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癌根治术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确诊。根据肝癌根治术后是否服用阿德福韦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的肝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内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复发或转移时间、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联合阿德福韦酯疗效确切,能降低肝癌的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胆漏发生率皆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结石残余率研究组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结石复发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