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情感培养对护士沟通能力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月,为配合我院开展星级护理服务,对130名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沟通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全院护士进行情感培养,对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因其具有独特和良好的升白细胞及干细胞动员作用,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M-CSF可诱导人破骨细胞形成,刺激其分化、存活,参与成熟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作用;而且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凋亡,因而可用于治疗骨骼石化症。虽然有关M-CSF对破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已有较广泛的研究,但对其确切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并不很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炎症性肠病差异基因的筛选以及结直肠癌队列生存特征和表达模式的探究,为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候选基因。 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RNA测序表达谱数据集GSE95473和GSE107597,通过常规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筛选出炎症性肠病差异表达基因(DEG),利用GO数据库获取DEG的功能注释,并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进一步在结直肠癌数据集中筛选具有预后意义的基因,并评价其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特征。 结果两个数据集筛选到了共有DEGs 100个,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这些基因能够对结直肠癌肿瘤和黏膜区分良好。进一步筛选,获得ALDOB,SPINK4,REG4,IL1B,C2CD4A,CXCL8,NOS2,CXCL3等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高表达,并且这些基因的高表达往往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结论ALDOB,SPINK4,REG4,IL1B,C2CD4A,CXCL8,NOS2,CXCL3可能在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待于后续炎癌转化相关功能验证和机制探究。  相似文献   
5.
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人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真皮成分的替代、美容医学中的填充及皮肤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方法获得的正常人新鲜尸体皮肤,用高渗盐溶液去除表皮,十二烷基硫酸钠、胰蛋白酶等处理以去除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得到人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经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经处理后得到的人无细胞真皮基质,完全去除了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成分,保留了完整的基底膜复合物,胶原束结构和排列正常,弹力纤维结构正常。结论用此方法制备无细胞真皮基质,能完全去除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成分,不改变真皮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结构,其制备工艺操作性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骨板覆盖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板覆盖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方面的疗效。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H”形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覆盖。观察临床症状及CT、MR I表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5年,CT、MR I椎管扩大,骨板无倾斜、移位,脊髓无压迫,无排异反应;术后椎管内容物形态良好,骨板两侧已与相邻接触骨组织融合,密度相等。结论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诱导成骨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硬膜外覆盖材料,能有效阻止硬膜外粘连,防止椎管术后再狭窄,可用于节段性椎管覆盖成型术。  相似文献   
7.
背景:血小板裂解液是将浓缩血小板进一步裂解后所获得的液体成分,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有研究认为血小板裂解液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而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还不太了解.目的:探讨血小板裂解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独立样本观察,于2007-09/2008-01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完成实验.材料:清洁级成年健康Wistar大鼠8只.方法:取2只大鼠股骨,全骨髓培养法传代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6只大鼠心内采血,采用3次离心结合反复冻融法制备血小板裂解液.取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基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血小板裂解液至终浓度为1%和5%作为条件培养基组.主要观察指标:ELISA法测定血小板裂解液中生长因子含量.CASY细胞分析仪计数活细胞.双缩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总蛋白含量.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与生长状况.结果:[1]血小板裂解液中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B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分别为(300±30), (140±25), (80±35), (70±20)ng/L.[2]自培养第3天开始,条件培养基组活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基础培养基组(p<0.05),且含5%血小板裂解液的条件培养基组升高幅度尤为显著,于第3天达到对数生长期,比基础培养基组提前约1d,细胞总数在第4,9天时达基础培养基组的近3倍.[3]培养1周后条件培养基组每106个细胞中的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培养基组(P<0.05).[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浓度血小板裂解液培养条件下,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多为长梭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结论:血小板裂解液是多种生长因子的承载体系,具有丝裂原功效,可在体外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且该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康悦  魏立志 《黑龙江医学》2003,27(9):658-659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在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患者 69例并随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结果  69例均随访 5年以上 ,5年间共有 9例局部复发 ,复发率为 1 3 % ( 9/ 69) ,局部复发与肿瘤病理性质和Dukes分期有明显关系。TME直肠癌根治术后 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普通术式。结论 TME是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背景: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填充修复生物材料,是否可应用于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板覆盖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再狭窄的作用。 设计:病例随访调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省医用组织库。 对象:选择2003-03/2005—06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58例节段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单纯腰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3例L4-5,36例,L5,S,22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患者行节段性全椎板切除,“H”形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覆盖。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腰椎手术疗效随访标准评价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植入骨板吸收状况及CT、MRI表现。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腰椎管CT及MRI观察骨板吸收情况。 结果:纳入5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半年随访21例,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腰椎手术疗效随访标准,其中优17例,良4例。术后1年随访23例,CT、MRI显示椎管明显扩大,骨板无倾斜、移位,脊髓无压迫;术后1.5年随访14例,CT显示椎管内容物形态良好,骨板两侧已与相邻接触骨组织融合,密度相等,无排异反应。 结论: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板是一种良好的硬膜外覆盖材料,术后1.5年病例影象学提示未发生硬膜外粘连,防止了椎管术后的再狭窄,可用于节段性椎板覆盖成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中器官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收集1970年1月至2011年7月Cochrane数据中心、MEDLINE、EMBASE和CNKI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及相关的科学会议文摘文献,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肠损伤、实质器官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全部数据在9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获取.441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2331例是腹腔镜手术组,2079例是开腹手术组.在腹腔镜组中术中肠损伤发生率比开腹组高(OR=1.84,P=0.03).术中实质器官的损伤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P=0.52).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肠损伤的发生率比开腹手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