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并伴有关节内滑膜、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OA的患病率和发病人数不断增高,为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报道认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5%,膝关节OA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的人口中,其发病率为20%,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78.5%^[1]。  相似文献   
2.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指髌下脂肪垫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膝痛"范畴.从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3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蚕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全蚕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全蚕粉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SD大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用吡格列酮和全蚕粉进行干预,4周后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游离脂肪酸(FFA)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结果全蚕粉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PG、TC、TG、LDL-C、FFA和Home-IR,升高HDL-C(P<0.01或P<0.05),并能有效地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结论全蚕粉能调节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同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 接受单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入院开始疼痛宣教.术前3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术后关节内注射镇痛混合剂(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膝部冰敷冷却48h,并应用连续性股神经组织的多模式镇痛(多模式组,3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30例).疼痛难以忍受时,肌内注射吗啡5~10mg.两组患者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12、24、36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12、24、48、96h膝关节ROM、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24、48、72和96h患者体温,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不良记录.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h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在术后12、24、36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小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运动状态下和静止状态下,多模式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1);多模式组患者术后24、48、72、96h体温均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患者术后12、24、48、96h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抑制、尿潴留、皮疹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PCIA组有2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岁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注射混合镇痛剂能很好地减轻TKA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诱导的阿法替尼耐药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HGF和重组HGF腺病毒转染内源性HGF诱导的方法建立阿法替尼耐药的肺癌细胞H1975,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蟾毒灵、阿法替尼及联合用药对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药物对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侵袭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转染后H1975细胞分泌的HGF水平以及药物对HGF分泌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干预后EGFR、cMet信号通路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外源性和内源性HGF刺激下,阿法替尼对H1975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经蟾毒灵与阿法替尼联合处理后,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在外源性HGF作用下,阿法替尼组的穿膜细胞数为(118.92±37.29)个;蟾毒灵组的穿膜细胞数为(88.84±19.53)个;阿法替尼与蟾毒灵联合组的穿膜细胞数为(48.98±11.43)个,与阿法替尼组和蟾毒灵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ELISA结果显示,H1975/HGF细胞(转染重组HGF腺病毒的H1975细胞)分泌高水平的HGF,蟾毒灵和阿法替尼干预后,H1975/HGF细胞分泌H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毒灵联合阿法替尼能明显下调阿法替尼耐药细胞中 p?EGFR、p?cMet、p?AKT、p?ERK、vimentin 和 snail 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论蟾毒灵联合阿法替尼可显著抑制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的增殖,阻止H1975肺癌细胞侵袭;蟾毒灵逆转 HGF 诱导的 H1975肺癌细胞对阿法替尼耐药,可能与阻断cMet/PI3K/AKT、cMet/MAPK/ERK信号通路以及阻止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局部中药熏洗、浸泡;对照组则采用温水浸泡治疗。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香港儿童中有40%患过敏性鼻炎,中医常用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但缺乏其疗效的科学证据。方法: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针刺4个穴位与假刺4个穴位两组,每周针刺两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先观察4周,治疗后随访12周,患儿与医师双盲。测定结果的指标包括鼻炎记分,立即好转的观察,减药记录,血与鼻涕涂片嗜伊红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E水平。结果:初选患儿85名排除13名后72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对照组37例,针刺组中32例与对照组中31例坚持研究到底,两组的基线特征有可比性,平均病期为4年,两组的嗜伊红白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和好转观察无差异,鼻炎分级有显差异,P=0.03与0.008,无症状日数两组有非常显差异,在治疗期间P=0.0001与治疗后P=0.0001,以针刺组较好,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针刺治疗在香港的中国儿童过敏性鼻炎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院骨科2012年住院的2514例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在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55.34%,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44.66%,其中最多见的两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8.4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5.74%)。男性抽烟、高龄、卧床、侵入性操作、内植物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骨科医务人员的配合,实施风险评估,针对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华蟾酥毒基对人骨肉瘤细胞 U-2OS 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从而探讨华蟾酥毒基诱导骨肉瘤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华蟾酥毒基对人骨肉瘤细胞 U-2OS 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华蟾酥毒基及华蟾酥毒基联合泛 Caspase 抑制剂 Z-VAD-FMK 对人骨肉瘤细胞 U-2OS 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华蟾酥毒基对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华蟾酥毒基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U-2OS 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100 nM华蟾酥毒基干预后,U-2OS 细胞凋亡率为(46.87±11.23)%,但当华蟾酥毒基与泛 Caspase 抑制剂 Z-VAD-FMK 共同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仅为(2.34±0.98)%,与空白对照组及华蟾酥毒基联合 Z-VAD-FMK 组相比,华蟾酥毒基能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 <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华蟾酥毒基能够显著提高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结论:华蟾酥毒基对人骨肉瘤细胞 U-2OS 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够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 Caspase 依赖的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合并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肝胆湿热型)的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3次,静滴同时进行TACE治疗,即应用碘油、明胶海棉+注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750~1000mg/次,多柔比星(ADM)40~50mg/m2,羟喜树碱(HCPT)15~20mg/m2等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每4周为1周期,对照组48例单用TACE治疗方案,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和57%。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提高肝癌(肝胆湿热型)TACE治疗率,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多次治疗能提高疗效,并且安全可靠,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