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小容量不同液体治疗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HS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HES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组(HSH组).LPS组、HS组、HES组和HSH组经左侧颈总动脉导管注射LPS 1 m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30 min后,C组和LPS组注射生理盐水4 ml/kg;HS组、HES组和HSH组分别注射7.5%高渗氯化钠溶液、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或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4 ml/kg.于给予LPS前、给予LPS后30 min、液体治疗后10、30、60 min时进行左肾脏超声多普勒检测,记录左肾动脉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逐渐减弱,分布面积减小,肾皮质血流几乎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崩解脱落、集合管内可见细胞碎片充塞,左肾段动脉Vmax和Vmin降低,RI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HS组、HES组和HSH肾血流增强,Vmax和Vmin升高,RI降低,其中HSH组效果更佳(P<0.01).结论 小容量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高渗盐水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治疗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改善肾脏微循环;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胆红素(BR)和内毒素(LPS)联合作用对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生长及细胞间缝隙连接(GJ)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细胞,不同浓度的BR和LPS联合干预,用MTT测量细胞生长;观察它们对生长融合细胞(有GJ形成)和生长未融合细胞(无GJ形成)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细胞荧光免疫示踪法分析细胞间GJ的功能。结果: BR 从17.1 μmol/L增加至 513 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细胞生长;当BR浓度继续增加时,细胞生长逐渐降低。LPS(10-1 000 μg/L)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NRK52E细胞生长。 BR和LPS 联合作用下,513 μmol/L BR增加100 μg/L LPS作用下的细胞生长(P<0.05),而684 μmol/L BR降低100 μg/L LPS的细胞生长(P<0.05);513 μmol/L BR能增加100 μg/L LPS作用下GJ传递数目(P<0.05),684 μmol/L BR降低100 μg/L LPS作用下的GJ传递数目。 结论: BR和LPS联合作用时,513 μmol/L BR降低LPS的细胞毒性,684 μmol/L BR增加LPS的细胞毒性,其改变可能是通过细胞间缝隙连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曲马多应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 0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需行脾切除术的患者 ,ASAⅡ~Ⅲ级 ,随机等分为T组 (曲马多 15 0 0mg、恩丹西酮 8mg加生理盐水至 15 0ml)、TK组 (曲马多12 0 0mg、氯胺酮 30 0mg、恩丹西酮 8mg加生理盐水至 15 0ml)。两组持续输注速度 0 0 3ml·kg 1·h 1,首剂为 0 1ml/kg ,单次PCA给药剂量 2ml,锁定时间 15min。记录术后第 2、4、8、16、2 4、36、4 8、72h的VAS评分、PCIA用药量、PCA总按压次数 /有效按压次数 (D/D)、呼吸和循环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同 ,术后第 3天的肝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患者呼吸通畅 ,SpO2 均在 96 %以上。在术后 36h内TK组的VAS评分、用药量、D/D明显低于T组 (P <0 0 1) ,36h以后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曲马多可以改善镇痛效果 ,明显减少曲马多的用量 ,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移植围术期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TLR4)表达和血清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肝移植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设计自身配对实验,采集18例肝移植患者麻醉后手术前、无肝25 min、新肝3 h、新肝24 h时的中心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8浓度;通过术后随访,按术后7 d内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SIRS组(n=7)与非SIRS组(n=11),分析围术期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与术后SIRS的关系。结果肝移植术后出现SIRS和未出现SIRS的患者术前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SIRS患者中,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在无肝期25 min和24 h显著上调(p<0.05),围术期血清TNF-α、IL-1β和IL-8浓度也显著升高(p<0.01,p<0.05),与TLR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在非SIRS患者中,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肝移植围术期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上调可能是术后发生SIRS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对SD大鼠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毕75min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S组(假手术组)、M组(模型组)、C组(缺血再灌注+色甘酸钠25mg&#183;kg^-1组),CP组(缺血再灌注+compound 48/800.75mg&#183;kg^-1组)。C及CP组分别在再灌注前5min和再灌注后3d静脉注射药物,S、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7d的生存率、存活状态,光镜观察存活动物肠黏膜病理学变化,进行Chiu′s评分,电镜观察肠黏膜微绒毛和IMMC的超微结构及类胰蛋白酶表达比较进行IMMC计数。【结果】M组、CP组第7天生存率明显低于S组(P〈0.01);C组第7天存活率高于M组(P〈0.05),与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P组第7天生存率低于M组(P〈0.05)。存活动物光镜下M、CP组肠黏膜绒毛损伤轻微,电镜显示M、CP组微绒毛肿胀、有脱落,S组、C组基本正常,各组间肠黏膜Chiu′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下CP组IMMC脱颗粒最明显,M组次之,S组、C组未见IMMC脱颗粒,各组间IMMC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影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门静脉高压犬肝缺血再灌注时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及肺循环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的变化.方法 健康家犬12只,雌雄不拘,体重10~18 kg,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部分结扎门静脉的方法 建立犬门静脉高压模型,12周后完全阻断门静脉、肝后下腔静脉30 min,再灌注60 min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第2次麻醉后即刻、肝缺血前即刻、缺血5、30 min、再灌注前即刻、再灌注5、10、15、30和60 min(T1-10)时记录心率(HR)、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计算心脏指数(CI)、肺血管阻力(PVR)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并计算T2-10时CI、CVP、MPAP、PAWP和PVRI相对于T1的变化幅度;于T2、T4和T9时测定肺动脉血浆NO、ET、TXA2和PGI2的浓度,并计算NO/ET和PCI2/TXA2比值.结果 两组肝缺血时CI、CVP、PVRI、PAWP和MPAP均降低,且模型组CI、CVP、PAWP、MPAP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再灌注时CVP、PAWP、MPAP和PVRI均升高,且模型组PAWP和PVRI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模型组肝缺血再灌注时肺动脉血浆NO浓度、NO/ET比值和肝缺血时肺动脉血浆TXA2浓度、PGI2/TXA2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PVR与肺动脉血浆NO浓度呈负相关(r=-0.567,P<0.05).结论 门静脉高压犬肝缺血再灌注时肺动脉压升高,可能与肺循环NO水平降低、NO与ET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肠缺血再灌注后应用抗组胺药对大鼠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肠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抗组胺药酮替芬,观察它对SD大鼠小肠功能结构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S组(假手术组)、M组(模型组)、K组(缺血再灌注+酮替芬1 mg/kg组),每组又分术后3 d、7 d两亚组。复制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K组在再灌注前5 min和再灌注后3 d静脉注射酮替芬。观察各组大鼠3 d(S3,M3,K3)、7 d(S7,M7,K7)的存活率、存活状态,检测小肠组织组胺浓度,观察肠黏膜病理结构变化和肠黏膜肥大细胞(intestinal mucosal mast cell,IMMC)超微结构及类胰蛋白酶表达比较。结果: M3组、K3组存活率低于S3组(P<0.05); M7组存活率低于S7组(P<0.05),K3组与M3组、K7组与S7组存活率差别无显著(P>0.05)。K7组存活率高于M7组(P<0.05)。M组、K组肠黏膜绒毛损伤轻微。电镜示M组微绒毛肿胀脱落,K组微绒毛不齐;S组IMMC超微结构正常,M组脱颗粒现象明显,K组次之。各组间肠黏膜Chiu’s评分、IMMC计数及类胰蛋白酶表达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K7组肠组织组胺浓度低于S7组和M7组(P<0.05)。 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后应用抗组胺药酮替芬能改善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并增加大鼠生存率,IMMC活化脱颗粒组胺释放可能不利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7.5%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5组(n=6):正常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LPS,E组)、7.5%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复苏组(LPS+HES,HE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复苏组(LPS+HSH,HSH组).除N组外,各组在静注内毒素(LPS)后进行小容量复苏.记录不同时间点心率及收缩压.复苏60 min后取肾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测定肾皮质匀浆MDA浓度和SOD活性,计算肾干湿质量比.结果 内毒素休克大鼠心率增快、动脉收缩压下降;复苏后心率减慢,动脉血压回升.E组局部出现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足突融合、基底膜沉积物;复苏组病理改变减轻.E组SOD活性下降[(125.27±32.28) U/ml比(340.53±42.25) U/ml,P<0.05];MDA含量增加[(1.08±0.15)μmol/L比(0.35±0.08)μmol/L,P<0.05].小容量复苏后,HES和HSH复苏组MDA含量下降[(0.64±0.18) μmol/L和(0.63±0.15) μmol/L比(1.08±0.15)μmol/L,P<0.05];HSS、HES和HSH组的SOD活性增强[ (233.06±75.60) U/ml和(210.21±52.73) U/ml和(231.22±77.78) U/ml比(125.27±32.28)U/ml,P<0.05].结论 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明显,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后氧化损伤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对SD大鼠生存的影响&#65377; 【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毕75 min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 = 24):S组(假手术组)&#65380;M组(模型组)&#65380;C组(缺血再灌注 + 色甘酸钠25 mg&#8226;kg-1组),CP组(缺血再灌注 + compound 48/80 0.75 mg&#8226;kg-1组)&#65377;C及CP组分别在再灌注前5 min和再灌注后3 d静脉注射药物,S&#65380;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5377;观察各组大鼠7 d的生存率&#65380;存活状态,光镜观察存活动物肠黏膜病理学变化,进行Chiu′s评分,电镜观察肠黏膜微绒毛和IMMC的超微结构及类胰蛋白酶表达比较进行IMMC计数&#65377; 【结果】 M组&#65380;CP组第7天生存率明显低于S组(P < 0.01); C组第7天存活率高于M组(P < 0.05),与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65377;CP组第7天生存率低于M组(P < 0.05)&#65377;存活动物光镜下M&#65380;CP组肠黏膜绒毛损伤轻微,电镜显示M&#65380;CP组微绒毛肿胀&#65380;有脱落,S组&#65380;C组基本正常,各组间肠黏膜Chiu′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65377;电镜下CP组IMMC脱颗粒最明显,M组次之,S组&#65380;C组未见IMMC脱颗粒,各组间IMMC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 > 0.05)&#65377; 【结论】 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影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长期生存率&#653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瘦素预先给药对L02肝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L02肝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孵育24 h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孔: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不同浓度瘦素预处理组(L_(1~4)组).HR组于37℃95%N_2-5%CO_2培养箱中缺氧12 h,然后于37℃95%O_2-5%CO_2培养箱中复氧12 h;L_(1~4)组先分别加入瘦素100、200,400和800 μg/L,再进行缺氧复氧.取细胞上清液,采用赖氏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浓度;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色法测定细胞捌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ax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HR组和L_(1~4)组ALT和AST的浓度升高,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升高,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上调(P<0.01);与HR组比较,L_(1~4)组ALT和AST的浓度下降,早期凋亡率降低,L_3组Bax mRNA表达下调,L_2组和L_3组Bcl-2 mRNA表达上调(P<0.01);L_(1~4)组间ALT和AST的浓度、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预先给药可抑制L02肝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肝细胞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