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复发率、自杀率[1],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功能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为代表的功能性脑显像技术能够对脑血流、脑代谢和脑受体进行显影,具有特异性高、放射小、示踪剂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现将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重性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与自杀密切相关。估计其遗传率约为40%,表明基因分型研究将有希望成为MDD发生、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多巴胺理论,多巴胺能神经传递缺乏可能在MDD的主要症状中起主要作用,特别是基因多态性影响多巴胺传递导致MDD易感性增加。多巴胺D4受体基因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均具有可变串联重复多态性,可能作为"单基因"影响MDD的易感性。为了确定这些基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MDD的易感性,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MDD之间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是否发生CI将其分为非CI组和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F2、BDNF水平。结果 重度组血清FGF2、BDNF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HAMD-17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FGF2、BDNF二者联合诊断青少年发生重度抑郁障碍、发生CI均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FGF2、BDNF水平随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且与CI发生相关,可能作为病情程度和CI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郑春美  蒋海潮  黄磊  赵世苗  庞卢伟 《浙江医学》2021,43(4):420-422,42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56例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且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133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体检日及观察组住院后第2天(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时血清RBC、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嗜碱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血小板压积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的RBC、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嗜碱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基线、治疗2周、治疗3周的红细胞压积、单核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改变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抑郁症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FGF9)、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抑郁发作26例(抑郁发作组),躁狂发作25例(躁狂发作组),混合发作43例(混合发作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FGF9、NPY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不同临床类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清FGF9、NPY水平与HAMD评分、YMR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FGF9、NPY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FGF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P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发作组、躁狂发作组和混合发作组患者的血清FGF9水平依次升高,NPY水平依次降低(P<0.05)。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清FGF9水平与HAMD评分、Y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NPY水平与HAMD评分、YM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FGF9、NPY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11、0.920,敏感度分别为68.1%、76.6%、76.7%,特异性分别为90.0%、73.3%、93.3%。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清FGF9水平升高,NPY水平降低,二者可作为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绍兴市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态度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对绍兴市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1 100名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其中有110名既往被医疗机构确认为存有精神障碍,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态度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态度(肯定、反对)与年龄、性别、来源地、自杀意念、是否可控制自杀想法、冲动型人格类型、问题解决方式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9.01,15.05,5.90,5.86,6.47,4.92,13.4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来源地、自杀意念、是否可控制自杀想法、冲动型人格类型、问题解决方式为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态度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3.13,3.06,2.89,3.22,3.25,3.13,3.16,P值均<0.05)。结论 冲动型人格类型和问题解决方式可对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态度产生影响。选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