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宫颈软化汤辅助治疗对初产妇宫颈成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于泉州市中医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各100例。A组接受缩宫素注射液治疗,B组接受宫颈软化汤治疗,连续用药3 d,分娩开始后用药及监护同A组。观察两组各产程时间、产后失血量、宫颈Bishop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A组,产后失血量少于A组(P<0.05)。开始分娩后,两组宫颈Bishop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B组高于A组(P<0.05)。B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宫颈软化汤辅助治疗可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减少失血量,并促进宫颈成熟,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改善新生儿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异常子宫内膜蠕动波的不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施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排卵后3日出现异常子宫内膜蠕动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186例研究对象中,高频蠕动波者(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4次/min)94例,负向蠕动波者(由宫底发起向宫颈蠕动)有92例.按中医证型分类,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型占22%,其次为肾气虚型占19.9%及瘀阻胞宫型18.3%,痰湿内阻型最低为10.8%.结论:肝郁肾虚是影响子宫内膜蠕动波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施治应该根据不同证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法以提高临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肾安胎方治疗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不孕不育科门诊78例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各39例,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口服,中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联合益肾安胎方口服,连续用药14 d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虚积分、血清β-HCG、E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E2(1 257.4±179.4)ng/m L、β-HCG (146 583.7±14 563.4)m IU/m L,均高于西药组E2(1 182.9±186.3)ng/mL、β-HCG (135 089.5±13 420.3)m IU/m L (P均<0.05);中西药组肾虚积分(42.86±17.26)分,低于西药组(56.26±18.11)分(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31%,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79.49%(P<0.05)。结论益肾安胎方配合地屈孕酮能显著提高血β-HCG及E2水平,改善先兆流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耳穴埋豆对排卵后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后出现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的不孕患者63例,其中排卵后高频蠕动波者51例,负向蠕动波者12例。监测同一不孕女性对照周期(无耳穴埋豆周期)和治疗周期(耳穴埋豆周期)排卵后3 d、排卵后7 d的子宫内膜蠕动波,以前后两周期各观测点做自身比较。结果同一不孕女性治疗周期排卵后3 d及排卵后7 d的蠕动波频率均较对照周期明显降低(P<0.01)。结论耳穴埋豆对排卵后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有抑制作用,可帮助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泉州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更好地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方法对其所属11个县(区)疾控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泉州市县(区)级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相对不足,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匮乏;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无毒理、卫生工程、卫生管理及职业病诊断专业人员,部分人员专业不对口。结论应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优化人员职称结构,重视人才培养,完善专业构成,探讨新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模式,充实职业卫生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益气方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简称AIH)术后肾虚型胎动不安患者的影响。方法西药组40例,中西药组40例,西药组于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14 d给予地屈孕酮片口服,中西药组于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14 d口服地屈孕酮的同时给予中药补肾益气汤剂口服,连续用药21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证侯,测定其血清HCG及雌二醇水平。结果 2组术后14 d、术后21 d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35 d西药组的雌二醇水平低于中西药组;而组术后HCG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3周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达92. 31%,明显高于西药组71. 05%。结论补肾益气方配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能显著增加患者体内的雌二醇水平,能改善早孕期的临床证候,有利于早孕期胚胎的发育,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男科就诊的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分别为(8.53±2.39)分、(14.50±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分别为(8.66±2.33)分、(12.56±4.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能改善患者的国际勃起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耳穴埋豆对子宫内膜高频蠕动波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周期促黄体生成素(LH)峰日出现子宫内膜高频蠕动波的不孕患者116例,将未予耳穴埋豆治疗者归为A组(42例),耳穴埋豆治疗者归为B组(74例),其中于LH峰日耳穴埋豆治疗者归为B1组(36例),于排卵日耳穴埋豆治疗者归为B2组(38例)。3组患者均监测自然周期LH峰日、排卵日、排卵后3 d、排卵后7 d子宫内膜蠕动波,比较各组间子宫内蠕动波频率。结果A组和B1组在LH峰日,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日,B1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比A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后3 d及排卵后7 d,B1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均比A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2组在LH峰日、排卵日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后3 d及排卵后7 d,B2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均比A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1组和B2组在LH峰日、排卵日,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后3 d,B1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比B2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卵后7 d,B1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比B2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埋豆对子宫内膜高频蠕动波有抑制作用,且自然周期LH峰日始即予耳穴埋豆比排卵日始予耳穴埋豆,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肾安胎方治疗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不孕不育科门诊78例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各39例,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口服,中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联合益肾安胎方口服,连续用药14 d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虚积分、血清β-HCG、E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E2(1257.4±179.4)ng/mL、β-HCG(146583.7±14563.4)mIU/mL,均高于西药组E2(1182.9±186.3)ng/mL、β-HCG(135089.5±13420.3)mIU/mL(P均<0.05);中西药组肾虚积分(42.86±17.26)分,低于西药组(56.26±18.11)分(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31%,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79.49%(P<0.05)。结论益肾安胎方配合地屈孕酮能显著提高血β-HCG及E2水平,改善先兆流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