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临床静脉给药时,通常是多种针剂药品联合应用,摆药方法是竖着或平放在液体(盐或糖)的旁边。此法不但查对起来麻烦,且容易碰倒,易与临近的药品弄混,发生加错药的现象。鉴此,笔者利用废弃药盒盛放针剂药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超声雾化吸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则发挥不同的作用,尤其对耳鼻咽喉科、呼吸科疾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常规方法是将口含嘴连接螺纹管放在口腔内吸入即可。但此法对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局部超声雾化治疗效果欠佳,直接喷入鼻腔,不仅会将面部弄湿,且浪费药液。鉴此,我科特制1种简易雾化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临床最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多由耳鼻喉慢性病引起[1],儿童由于扁桃体伴增殖体肥大,也是此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约占本综合征总数的27%.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鼾声粗响、张口呼吸、反复的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7.
李书红  李爱花  于海燕  席翠芳 《护理研究》2006,20(35):3286-3286
临床最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底部钻一小圆孔,将剪去鼻塞的导管自底部插入罩在口鼻处,在杯子对称的两边系一细绳套在头上即可。每日更换1次。对不配合的婴幼儿,可加大氧流量后放在口鼻边吸入。2优点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②避免了插入鼻腔引起的不适;③此法适于口鼻同时吸氧。介绍一种自制简易氧气吸入面罩!83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李…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多由耳鼻喉慢性病引起[1],儿童由于扁桃体伴增殖体肥大,也是此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约占本综合征总数的27%。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鼾声粗响、张口呼吸、反复的呼吸暂停。由于夜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质量差,个别患儿白天磕睡,性格行为出现异常,严重者发育迟缓,甚至停滞,学龄儿童可有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激惹,影响智力发育及学习成绩落后等,严重者有心肺功能不全。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手术治疗,患儿症状可明显改善。我科自2004年1~10月共收治此病患儿25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李书红  付绒利  席翠芳 《护理研究》2007,21(23):2121-2121
临床静脉给药时,通常是多种针剂药品联合应用,摆药方法是竖着或平放在液体(盐或糖)的旁边。此法不但查对起来麻烦,且容易碰倒,易与临近的药品弄混,发生加错药的现象。鉴此,笔者利用废弃药盒盛放针剂药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将废弃的各种药盒,剪去上端1/3部分,将  相似文献   
10.
杜伟  席翠芳 《现代护理》2005,11(4):322-322
临床上对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患及口腔手术的患者采用鼻饲法。目前,通常成人使用16#,18#透明硅胶胃管置 入,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缺点,管口外端较大与注射器连接不紧,易导致注入液外溢,造成注入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 位。为此,我科于2000年用一次性引流袋接头插入硅胶胃管管口处,进行鼻饲,取得满意效果。 方法 取一次性引流袋,将调节器滑到引流袋接头处,离接头15cm处用无菌剪刀将塑料管剪断,再将此管接头插入硅胶 胃管管口,使其连接,此时胃管延长,开口端为引流袋接头下的塑料管口。鼻饲时,注射器乳头插入塑料管口,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