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肾性贫血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的临床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加重肾性贫血的种种机理,了解甲状旁腺激素对肾性贫血的影响,为治疗肾性贫血提供新的思路,以更好地治疗难治性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巴应贵  白光辉 《临床医学》2010,30(2):118-120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同时又有其发病隐蔽、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及常规检查较难发现等特点,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十分重要。血清胱抑素C(CysC)是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标记物[1],不受炎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院内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CRF)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白细胞移动和吞噬功能减弱及营养不良,输血及其它因素(例糖尿病患者,年龄等)的影响,致使病人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尤其院内感染,因此,本文对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并院内感染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原缺氧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缺氧对肾小管的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已见于不少报道,然而,高原缺氧环境对移居的健康成人肾小管功能影响的研究报告甚少。2003年5月~2003年6月,我们对移居本省西宁地区,玛沁县地区和花石峡地区的汉、藏族健康成人做尿液酶含量检测,研究高原缺氧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也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近年来证实Hcy已成为预测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重要指标,同时还发现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高Hcy与慢性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就Hcy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及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脏和肾脏作为控制机体有效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器官,在生理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病理状态下互相影响,在治疗上又有很多共同之处。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CKD不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高危因素,也是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防治目标不仅要减缓、控制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而且要预防主要的致死性合并症——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及恶化。但CKD患者C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预防都是非常棘手和复杂的,故本文就CKD患者C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等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时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出现尿毒症脑病的病人行HD结合HP治疗.结果20例病人中17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例死亡.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时,病情危重,一般HD方法救活困难,而结合HP,能讯速降低血液中中、大分子毒素,改善脑细胞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肾损害发生之间的关系,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肾损害摸索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住院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肾损害的患者11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有3例为慢性肾炎的表现,2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为肾病综合征,5例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大部分患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象.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以引起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泌尿系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经验.结果:1例患者仅表现为腰痛及无痛性肉眼血尿,尿中可见血丝及血凝块,尿流变细及中断.1例患者无尿路刺激症及腰痛.2例患者亦均无附睾肿胀破溃流脓等症状.2例患者尿沉渣涂片抗酸杆菌均为阴性.2例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泌尿系结核.2例患者既往均无有肺结核病史.结论:泌尿系结核起病潜隐,常易忽视,能否早期诊断,有赖于医师的警惕性.泌尿结核的临床诊断应综合病史、尿液分析、影像学分析、病原学诊断等方法加以诊断,X线检查应首选IVP和逆行肾盂造影,对未能明确诊断者及肾功能已严重损害者,CT检查的诊断和膀胱黏膜活检诊断泌尿系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肿瘤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肿瘤的病程、肿瘤种类及治疗与肾功能损害的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肿瘤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肿瘤之后发现有肾损害9例,其中7例是肿瘤切除术后最短3月、最长15年发现有肾损害,4例是化疗3个月后发现有肾损害,3例是肿瘤与肾损害同时发现,5例是肾损害之后才发现.肾病病程最短的7d,最长的6年.就诊时肾损害临床类型有肾病综合症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急性肾衰竭1例,尿毒症8例.除尿毒症患者外其他患者在手术或化疗后肾损害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从肾功能情况来看,肾功能正常8例,肾功能异常13例.从血液透析情况看转归,血液透析组7例,5例持续血液透析存活,其血液透析时间最短1月,最长1年.2例放弃血液透析后死亡.非血液透析组14例,3例单纯化疗及4例放弃治疗患者均死亡.结论 肿瘤与肾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可以致肾脏损害,尿毒症也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