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流恢复、脑血管直径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后适应组( MCAO+后适应)、对照组( MCAO)及假手术组( Sham)。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性MCAO缺血模型,于缺血前、缺血第1天及缺血第7天对对照组和后适应组进行脑血流检测,于缺血第1天和第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在缺血第7天行脑梗死体积检测、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直径检测。结果缺血第1天后适应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7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第7天后适应组较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第7天对照组侧支血管直径较Sham组明显增粗(P<0.01),后适应组侧支血管直径较Sham组明显增粗(P<0.01),后适应组血管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粗(P<0.05);缺血第1天和第7天实验组脑血流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缺血后适应能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缺血早期脑血流恢复,促进脑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分别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对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肺栓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尿激酶4400 U·kg^(-1),治疗2 d+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 U,q12h,皮下注射;试验组给予尿激酶(方法同对照组)+利伐沙班片,每次2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心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过程中共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5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32例/3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25例/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分别为(70.27±9.48)和(77.93±10.26)time·min^(-1),呼吸频率分别为(18.46±2.84)和(20.15±2.93)time·min^(-1),氧分压(PaO_(2))分别为(78.91±5.33)和(70.79±4.61)mmHg,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4.26±0.74)和(6.41±1.05)g·L^(-1),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5.49±1.47)和(13.96±1.24)s,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21.18±2.19)和(18.27±1.9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5.42±3.27)和(31.64±2.89)s,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Ⅰ)分别为(38.06±5.46)和(43.47±5.72)mL·m^(-2),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Ⅰ)分别为(78.41±6.37)和(82.75±7.08)mL·m^(-2),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分别为(0.89±0.14)和(1.23±0.29)μg·L^(-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别为(155.94±26.08)和(237.32±41.35)pg·m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比较,利伐沙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临床护士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内在动机与工作繁荣的关系, 并分析内在动机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2年5—6月便利抽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319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量表、内在动机量表、工作繁荣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采用Amos2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分析内在动机分别在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工作繁荣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挑战性压力得分为(21.22 ± 4.42)分, 阻碍性压力得分为(13.51 ± 3.59)分, 内在动机得分为(78.96 ± 11.52)分, 工作繁荣得分为(51.27 ± 8.03)分。挑战性压力与内在动机、工作繁荣均呈正相关(r=0.222、0.221, 均P<0.01), 阻碍性压力与内在动机、工作繁荣均呈负相关(r=-0.152、-0.337, 均P<0.01), 内在动机与工作繁荣呈正相关(r=0.564, P<0.01)。内在动机分别在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工作繁荣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