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与创伤性关节炎崔国庆田得祥陈启明滕华建周捷王健全曲绵域研究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患者的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志愿者,而关节液中的含量又明显高于血清〔1〕。NO...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总结关节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修复损伤半月板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对象与方法:采用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复位固定法,对106例患者的108个损伤半月板进行修复。通过症状、体征、Tegner和Lysholm评分对半月板缝合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对术后有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探查。结果:术后随访106例、1~9·5年(平均26±12·3个月)。Tegner评分术后(7·65±2·54)较术前(3·55±1·59)有显著性差异(P<0·001)。Lysholm评分术后(88·55±25·64)较术前(35·46±14·62)有显著性差异(P<0·001)。疗效优61只半月板,占56·5%;良35只半月板,占32·4%;可8只半月板,占7·4%;差4只半月板,占3·7%。总优良率为88·9%。对术后有症状和体征的14例患者进行关节镜再探查,发现4例未愈合,5例部分愈合。术后并发症包括半月板箭固定处的后关节囊刺痛5例。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10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72%。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半月板箭修复半月板损伤手术成功率较高,术中和术后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25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4.3岁;左肩6例,右肩19例,涉及优势侧19例。10例滑囊侧部分撕裂,1例滑囊侧及关节侧均有部分撕裂,14例全层撕裂。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21例行B超检查,23例行MR或MRA检查。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前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例直接行断端缝合,15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9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3年,平均23个月。术后平均UCLA评分为(32.3±t2.3)分。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平均为(2.6±t0.9)分和(8.6±1.4)分(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5.0±1.8)分和(9.1±1.0)分(P=0.000),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为(3.6±1.5)分和(4.9±10.3)分(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4.0±0.6)分和(4.7±0.5)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8例、良17例,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是治疗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有效地控制出血,适度进行肩峰成形,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其疗效可达到切开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外下动脉与外侧半月板解剖关系的MRI表现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先通过2例膝关节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大体上观察膝外下动脉的走行及其与外侧半月板的关系。随意选择2010年3~6月门诊膝关节MRI检查100例,以MRI冠状面的腘肌腱层为标准,向前测量5~7个层面,测量膝外下动脉与外侧半月板之间的垂直及水平距离。结果 100例MRI冠状面显示膝外下动脉的走行相对固定,与膝尸体标本的大体观察一致。在腘肌腱层,98%的膝外下动脉开始贴近外侧半月板,位于半月板下缘或下方;随着层面向前,膝外下动脉紧贴外侧半月板自后下向前上走行;在第5层(约半月板前体部),89%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外侧半月板中部及以上;在第7层(约半月板前角及脂肪垫区),100%的膝外下动脉位于半月板上方;在第1~5层,膝外下动脉与外侧半月板的平均水平距离为0.8 mm(0~3 mm)。结论膝外下动脉与外侧半月板(尤其是体部)的距离非常接近,在关节镜外侧半月板手术时容易损伤此动脉,增加对于这一解剖的认识,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我所自1966—1993年间32例手术治疗的膝外侧副韧带断裂病例。对其受伤项目、受伤机转、复合伤情况及治疗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为较少见损伤,占膝韧带伤的2.4%,受伤项目以摔跤、柔道、足球、跳远为多见,伸直内翻伤的复合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屈曲内翻伤(p=0.02);强调了对复合伤及时、全面诊断与处理的重要性;强调了运动员膝外侧副韧带断裂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一种膝外侧副韧带下止点断裂前移固定于胫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查Helfet试验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运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分析研究2007年4月-2007年10月北医三院收治的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平均25.3岁(15~43岁),内侧半月板损伤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本院外侧半月板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内侧半月板患者6例.分别进行Helfet试验检查,依胫骨结节屈伸时是否内外旋来判断半月板损伤,并与麦氏征,摇摆试验,KS征和及关节镜下所见为对照.[结果] 所有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Helfet试验阳性率81.4%,与半月板其他几个试验麦氏征,KS征,摇摆试验,关节镜的诊断相符合,对于半月板提篮伤及横裂等类型阳性率分别为89.6%、87.2%,对内侧半月板诊断阳性率差.[结论] Helfet试验对外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对于半月板提篮伤及横裂等引起绞锁症状的前体部为主的患者.而且操作简便、无创、适合推广应用.对内侧半月板诊断阳性率差.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且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其副作用报导不少,现将其致肝功能损害的3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例住院病人,因资料不全剔除10例,入组190例。年龄17~58岁,平均294岁。男103例,女87例。精神分裂症1...  相似文献   
9.
臀肌挛缩症(弹响髋)松解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5侧(57例患者)臀肌挛缩症Z松解术后有7侧(7例)发生伤口渗血、积血、积液和动脉性出血等并发症,其中伤口渗血、积血和积液各2侧,动脉性出血1侧。通过病历资料总结分析,发现所有术中伤口放置引流的29侧手术后均无发生渗血、积血和积液,提示良好引流在本手术中的重要性。1例动脉性出血患者经重新进入伤口结扎止血后痊愈,其发生可能与局部麻醉药内加用肾上腺素致使手术野血管收缩未能发现出血点有关,提示臀肌挛缩松解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时不要在麻药内加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0.
张诚  崔国庆 《山东医药》2010,50(51):101-102
目的进一步提高顽固性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ELPSC)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9例(71膝)ELPSC患者行改良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关节镜下先行关节清理,外侧支持带表面创建腔室,关节镜直视下松解外侧支持带,保留滑膜,射频彻底止血。手术前后测量髌骨内侧推移度、Kujala髌股关节评分(Kujal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3 a;术后髌骨内侧推移度及Kujal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1),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改良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ELPSC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