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期机构化心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FEV1、PEF,IL-12、IL-13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FEV1、PEF、IL-12、IL-13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哮喘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控制哮喘患儿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感功能、活动评分、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哮喘患儿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传英  刘怀英 《护理研究》2002,16(6):349-350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感染、围产因素(窒息、早产、出血)及母乳性黄疸,而核黄疸是其严重的并发症[1]。我们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采用思密达治疗74例新生儿黄疸,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拇指推压法在穿刺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肥胖及水肿患儿因皮下组织增厚致血管较深 ;皮肤黝黑患儿因肤色较深掩盖了静脉血管走向 ;长期或频繁腹泻、呕吐患儿可因脱水而致静脉充盈不良 ;长期输液者血管有时判断不清。因多种原因均可使患儿头皮静脉显现不清 ,致使穿刺时难度较大 ,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现根据小儿头皮静脉解剖特点 ,运用拇指推压法行头皮静脉穿刺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5月儿科住院患儿中因多种原因致头皮静脉输液难度较大者 …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QCC)对于儿科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建立“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品管圈”,通过对2012年6至7月间,即品管圈成立前2个月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家长80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输液服务流程的现状并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观察2012年8至9月间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评价24例品管圈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改变状况,已评价品管圈活动对儿科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的临床效果。结果随着“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儿家长对输液各环节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后,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与输液服务流程改进前相比,输液等待时间显著减少(t=11.479,P=0.014);通过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评测发现,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能力均较改进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建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能,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崔传英  郭淑梅 《护理研究》2005,19(20):1836-1837
[目的]寻求一种有利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法,解决管饲喂养的不足.[方法]观察组采用经口喂养法,对照组应用管饲方法,观察两组患儿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腹胀、呕吐者明显减少(P<0.05),黄疸持续时间、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两组体重增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口喂养法经济方便,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崔传英  郭淑梅 《护理研究》2005,19(9):1836-1837
[目的]寻求一种有利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法,解决管饲喂养的不足。[方法]观察组采用经口喂养法,对照组应用管饲方法,观察两组患儿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腹胀、呕吐者明显减少(P〈0.05),黄疸持续时间、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两组体重增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口喂养法经济方便,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崔传英  孟凡峰 《护理研究》2007,21(4):328-330
[目的]了解不同个性特质的儿科护理人员在儿科特殊环境中的应对方式特点,以帮助管理层正确评价、科学培养和选拔适合儿科岗位的护理人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滨州市303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定。[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群体在外倾特质维度明显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及精神质维度得分低于常模(P<0.01);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型为主(74.9%);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在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均优于常模,且明显是外倾型个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保留灌肠液量的研究,寻求一种最适合婴幼儿的灌肠液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非腹泻患儿及60例腹泻患儿随机各分为3组,非腹泻组分为A、B、C3组,液量:A组〈10ml、B组15。20ml、C组30,50m1。腹泻组分为Ⅰ、Ⅱ、Ⅲ组,液量分别对应非腹泻组A、B、C3组。结果非腹泻组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C两组(P〈0.01);腹泻组Ⅰ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Ⅱ、Ⅲ两组(P〈0.01)。结论非腹泻患儿进行保留灌肠时以15—20ml为宜;腹泻组以〈10ml为宜。  相似文献   
10.
崔传英  孟凡峰 《护理研究》2007,21(2):328-330
[目的]了解不同个性特质的儿科护理人员在儿科特殊环境中的应对方式特点,以帮助管理层正确评价、科学培养和选拔适合儿科岗位的护理人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滨州市303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定。[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群体在外倾特质维度明显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及精神质维度得分低于常模(P〈0.01);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型为主(74.9%);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在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均优于常模,且明显是外倾型个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